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2)
3股骨转子下骨折特点及机制
①骨折患者年龄多呈双峰分布,高龄者多为低速损伤,低龄者多为车祸等高能损伤;②骨折区域解剖多为皮质区域,髋部外展肌群、髂腰肌、股内收肌群对骨折区域影响较大,且骨折接触面小于粗隆间,这就会导致近端骨折块发生移位可能;③该区域应力集中,且骨皮質坚硬,因此术后愈合时间长,内固定治疗失败率高。
4股骨转子下骨折的诊断
据统计,10%~30%的高能损伤导致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常合并多系统损伤,如合并胸腹部损伤或头部损伤,其死亡率高达21%[11-12],因此,急诊对高能损伤所致的股骨转子下骨折,首先需要检查排除可能合并的头部及胸腹部损伤。
股骨转子下骨折多伴有骨折移位、重叠以及伤后X线片难以准确反映骨折的真实情况等,临床常被误诊为股骨转子间骨折,这导致手术中可能发生未预计到的复位困难以及内固定选择不当,而牵引后的X线片有助于准确、细致地反映骨折情况[13],因此,应在牵引后进行患肢的X线检查,以估评骨折是否延伸至大转子,从而明确骨折的分型并据此制订术前计划。此外,对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应拍摄健侧髋关节及股骨的X线片,对评估股骨长度、髓腔直径、股骨颈干角等诸多解剖特定进行了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76 字符。
①骨折患者年龄多呈双峰分布,高龄者多为低速损伤,低龄者多为车祸等高能损伤;②骨折区域解剖多为皮质区域,髋部外展肌群、髂腰肌、股内收肌群对骨折区域影响较大,且骨折接触面小于粗隆间,这就会导致近端骨折块发生移位可能;③该区域应力集中,且骨皮質坚硬,因此术后愈合时间长,内固定治疗失败率高。
4股骨转子下骨折的诊断
据统计,10%~30%的高能损伤导致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常合并多系统损伤,如合并胸腹部损伤或头部损伤,其死亡率高达21%[11-12],因此,急诊对高能损伤所致的股骨转子下骨折,首先需要检查排除可能合并的头部及胸腹部损伤。
股骨转子下骨折多伴有骨折移位、重叠以及伤后X线片难以准确反映骨折的真实情况等,临床常被误诊为股骨转子间骨折,这导致手术中可能发生未预计到的复位困难以及内固定选择不当,而牵引后的X线片有助于准确、细致地反映骨折情况[13],因此,应在牵引后进行患肢的X线检查,以估评骨折是否延伸至大转子,从而明确骨折的分型并据此制订术前计划。此外,对粉碎性股骨转子下骨折应拍摄健侧髋关节及股骨的X线片,对评估股骨长度、髓腔直径、股骨颈干角等诸多解剖特定进行了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