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非再障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分析(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初诊AA和初诊全血细胞减少患者340例,其中男性182例,女性158例,年龄为6~81岁,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应检查明确诊断,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本研究不纳入诊断不明病例。将患者初步分为AA组(17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组,56例)、白血病组(57例)、免疫性疾病组(36例)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组(15例)。另从我院门诊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无相关疾病。各组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验方法
患者入院后第2天早晨,健康对照组在体检当日,均空腹用干燥试管抽取外周血3 ml,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F。EDTA抗凝管抽取外周血3 ml,行血细胞计数及网织红细胞(Ret)计数,均由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完成,所有实验操作均在我院检验科完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32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初诊AA和初诊全血细胞减少患者340例,其中男性182例,女性158例,年龄为6~81岁,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应检查明确诊断,诊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本研究不纳入诊断不明病例。将患者初步分为AA组(17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组(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组,56例)、白血病组(57例)、免疫性疾病组(36例)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组(15例)。另从我院门诊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无相关疾病。各组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验方法
患者入院后第2天早晨,健康对照组在体检当日,均空腹用干燥试管抽取外周血3 ml,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F。EDTA抗凝管抽取外周血3 ml,行血细胞计数及网织红细胞(Ret)计数,均由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完成,所有实验操作均在我院检验科完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32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当代医药》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