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几内亚比奥科岛恶性疟原虫MSP—1和MSP—2基因多态性研究(3)
以往的疟原虫遗传多态性研究发现,全球许多地区存在很大比例的多种恶性疟原虫株、型流行,而同一地区的恶性疟原虫基因多样性及多重感染的流行程度与当地疟疾的流行水平密切相关[4],诸如该地区的传播媒介的种群结构、人类宿主、昆虫接种率以及对抗疟药敏感性等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对恶性疟原虫种群结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本研究发现了,伴随着当地PfMSP-1和PfMSP-2各等位基因的高度复杂多样性,多重感染的比例也相当之高,这个发现与以往在伊朗的报道一致[16]。该岛恶性疟原虫的PfMSP-1等位基因型的混合感染率高达97.24%,PfMSP-2等位基因型的混合感染率也高达66.85 %,提示在当地建立全面监测耐药性的基础上系统地探究疟原虫种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对制定该地区疟疾预防和杀灭对策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提醒了我们,在疟原虫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只用一种分子标记得出的结果并不是很可靠的,研究中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分子标记可获得更加有用和准确的信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37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37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当代医药》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