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16期
编号:13092554
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和克氏针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对比(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6期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属关节内骨折,由于骨折后ACL失去解剖附着止点,导致关节不稳、疼痛及活动障碍,严重影响关节功能[1]。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近年来成人发病也有上升趋势。本病的治疗较为棘手,一般主张在膝关节镜下复位钢丝或者螺钉内固定,但是对于骨块较小的撕脱骨折,内固定难以实施,多主张采用保守治疗,但往往由于骨块复位不佳导致ACL松弛或者功能不全[2]。关节镜下复位固定已成为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首选方法,并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克氏针固定后拔出难度较大,因此关节镜下缝线固定的方法逐渐替代了传统方法[3]。相关研究显示,相比于克氏针内固定,缝线固定对于粉碎性及小骨骨折块的优势较为明显。为进一步探讨缝线固定的技术优势和临床优势,我院进行了对照实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骨外科确诊的40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行内固定患者,所有患者均为ACL胫骨止点新发骨折。入选标准:均为单纯性ACL止点撕脱骨折;膝关节处正侧位X-ray和MRI均显示为胫骨髁间棘的撕脱性骨折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