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辅助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1)
[摘要]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辅助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后伴有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拉西坦4 g治疗,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20 mg治疗,3次/d,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液黏度指标(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MSE、MoCA、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MoCA评分分别为(27.38±4.94)、(24.69±4.3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4.93±4.38)、(21.87±4.12)分,NIHSS评分为(14.13±4.82)分,低于对照组的(19.13±4.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液黏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黏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效果显著,有助于认知功能恢复,安全可靠,临床值得推广。
[关键词]尼莫地平;奥拉西坦;脑梗死;认知障碍
[中图分类号] R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a)-0098-04
脑梗死是脑卒中的主要类型,也是引起患者认知障碍的主要脑血管疾病。调查显示,首次出现脑梗死患者中约54.4%遗留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再发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可达72.2%[1]。研究表明,脑梗死引起患者认知障碍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被认为是血管性痴呆过度表达,治疗上缺乏针对性的治疗手段,但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认知障碍发生率及严重程度[2]。临床上多采用血管扩张剂、抗氧化剂和神经营养剂来延缓认知障碍的发展。尼莫地平作为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常被用于急性期脑血管病恢复期治疗,据报道其对改善患者认知障碍具有一定效果[3]。奥拉西坦是一种促智药,用于治疗轻中度脑损伤引起的智力障碍。虽然两种药物均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但业内缺乏对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报道。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后伴有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尼莫地平辅助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科学借鉴,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后伴有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1例,女25例;年龄57~72岁,平均(63.72±5.91)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4];②经颅脑CT或MRI明确诊断;③确诊均存在血管性非痴呆性认知功能损害,符合《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专家共识》标准[5];④均为首次发病或首次出现认知功能障碍;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肝肺肾功能不全或合并肿瘤者;②既往脑外伤引起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者;③血管性痴呆者;④合并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⑤其他情况不适合参加本研究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中,男36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80±5.50)岁;梗死灶额叶11例,颞叶10例,顶叶13例,枕叶14例;合并糖尿病7例,高血压22例,冠心病15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13例;平均年龄(64.10±6.20)岁;梗死灶额叶12例,颞叶13例,顶叶12例,枕叶11例;合并糖尿病9例,高血压18例,冠心病1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梗死灶部位、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调脂、稳定血压、控制血糖、降颅压、防止脑水肿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注射用奥拉西坦(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0,规格:1.0 g/支,)4 g治疗,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连续应用2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片(广东华南药物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5019,规格:20 mg/片)20 mg治疗,口服,3次/ d,连续应用6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液黏度指标(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采用全自动血流分析仪测定血液黏度。采用MMSE、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分越高说明认知功能恢复越好。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NIHSS测定,总分42分,得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主要包括意识状态、脑神经功能、肢体运动能力3个方面。不良反应包括治疗期间出现恶心、皮肤瘙痒、精神紊乱、失眠、肝功能異常等情况。, 百拇医药(曹华洲 吴立宽 陆文欣)
[关键词]尼莫地平;奥拉西坦;脑梗死;认知障碍
[中图分类号] R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a)-0098-04
脑梗死是脑卒中的主要类型,也是引起患者认知障碍的主要脑血管疾病。调查显示,首次出现脑梗死患者中约54.4%遗留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再发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可达72.2%[1]。研究表明,脑梗死引起患者认知障碍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被认为是血管性痴呆过度表达,治疗上缺乏针对性的治疗手段,但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认知障碍发生率及严重程度[2]。临床上多采用血管扩张剂、抗氧化剂和神经营养剂来延缓认知障碍的发展。尼莫地平作为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常被用于急性期脑血管病恢复期治疗,据报道其对改善患者认知障碍具有一定效果[3]。奥拉西坦是一种促智药,用于治疗轻中度脑损伤引起的智力障碍。虽然两种药物均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但业内缺乏对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报道。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后伴有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尼莫地平辅助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科学借鉴,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后伴有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1例,女25例;年龄57~72岁,平均(63.72±5.91)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4];②经颅脑CT或MRI明确诊断;③确诊均存在血管性非痴呆性认知功能损害,符合《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专家共识》标准[5];④均为首次发病或首次出现认知功能障碍;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肝肺肾功能不全或合并肿瘤者;②既往脑外伤引起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者;③血管性痴呆者;④合并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⑤其他情况不适合参加本研究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中,男36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80±5.50)岁;梗死灶额叶11例,颞叶10例,顶叶13例,枕叶14例;合并糖尿病7例,高血压22例,冠心病15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13例;平均年龄(64.10±6.20)岁;梗死灶额叶12例,颞叶13例,顶叶12例,枕叶11例;合并糖尿病9例,高血压18例,冠心病1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梗死灶部位、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调脂、稳定血压、控制血糖、降颅压、防止脑水肿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注射用奥拉西坦(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0,规格:1.0 g/支,)4 g治疗,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连续应用2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片(广东华南药物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5019,规格:20 mg/片)20 mg治疗,口服,3次/ d,连续应用6个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液黏度指标(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采用全自动血流分析仪测定血液黏度。采用MMSE、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分越高说明认知功能恢复越好。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NIHSS测定,总分42分,得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主要包括意识状态、脑神经功能、肢体运动能力3个方面。不良反应包括治疗期间出现恶心、皮肤瘙痒、精神紊乱、失眠、肝功能異常等情况。, 百拇医药(曹华洲 吴立宽 陆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