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3)
HFMEA实施中注重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持续发现问题、制定对策及解决问题以提升临床质量[15]。本研究以降低PICC置管新生儿CRBSI发生率为目标,按照HFMEA实施流程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改革方案。手卫生和无菌操作是置管的基本要求[16],也是防止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强化对置管操作人员的培训,在操作前定期进行手卫生情况抽查,强化操作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同时在操作前选择空气消毒剂对操作空间进行消毒,对穿刺口周围进行全覆盖和扩大消毒范围以降低置管时外界病原菌或新生儿自身病原菌带入感染的机会;合理选择置入的血管,临床研究显示,经下肢静脉置管后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上肢静脉[17],因此在置管时优先选择上肢静脉穿刺,且在操作时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以降低穿刺部位静脉炎的发生率。在导管维护环节,制定每日评估表,若发现穿刺口及周围出现红肿、发热或渗出时,需及时采集标本送检;若患儿出现发热症状时,首先鉴别是否由于PICC导管感染而诱发,在明确因导管而诱发感染后则需及时拔出。此外,在患儿病情稳定后评估PICC导管拔出时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