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通道蛋白在便秘肠道表达的中西医研究进展(2)
2.2 STCSTC在临床最常见,表现为肠道动力降低、肠内容物从近端结肠向远端结肠运动的速度低于正常人,引起肠道水代谢异常,粪便中水分的重吸收增加或分泌减少,导致大便含水量减少,大便干结,排便费力。临床通过排粪造影、胃肠X线检查进行鉴别诊断。该病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病因复杂,如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经常忽视便意,造成结肠反射敏感性减弱、精神抑郁或过分激动等。
3 AQPs的表达改变与便秘的关系
STC机制的研究中,对不同便秘造模方法的动物结肠AQPs进行检测,发现结肠的单个或多个AQPs表达改变后,肠腔水分减少,导致大便干结、排便困难[7-9]。
3.1中药方剂调节AQPs的表现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有关于便秘生理病理最早的文献记载,名为“大便难”“后不利”[10],病位在太阴,与脾胃受寒,肠中有热和肾病相关。中医病机认为便秘乃津液不足,肠失濡润。临床辨证施治,使用单味中药或方剂改善大肠枯燥,水液匮乏,多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马黎倩等[11]观察到增液汤有效缓解便秘的效果,同时使肠道AQP3表达上升。占煜等[12]发现生大黄改善便秘的重要机制之一为通过下调鼠结肠AQP3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