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Key words] Colon polyp; Hemorrhage; Risk factors; Effectiveness结肠息肉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在遗传、环境等因素下共同作用的以肠腔内黏膜表面隆起病变的良性肿瘤性疾病。大多数患者无临床表现,在行结肠镜检查中发现,部分表现为便血、肠梗阻、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按照其病理分型分为腺瘤样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型息肉以及其他(如增生性息肉、淋巴组织增生、类癌等)[1]。其中腺瘤样息肉是引起结肠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病因,因此对于结肠息肉患者应尽早治疗。以前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因其风险高、创伤大、并发症多、花费多等,已不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案。了解和降低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出血的风险是临床内镜医生面临的严峻问题。本研究选取126例于我院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内镜下治疗及防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于九江市柴桑区人民医院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并发出血分为病例组(并发出血组)8例和对照组(没有并发出血组)118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