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1年第2期
编号:15387
体位改变配合手转胎头术纠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效果
http://www.100md.com 2021年3月9日 2021年第2期
骨盆,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4统计学方法,2结果,1两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用时的比较,2两组复位成功率的比较,3讨论
     杨 梅 郑岚琳 何辉嫒 吕 波

    1.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湖南长沙 410006;2.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产科,湖南长沙 410006

    近年来,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致使全国孕产妇人数急剧增加,剖宫产率也随之上升。相比自然分娩,剖宫产对母婴健康的影响较大[1],因此自然分娩成为大多数产妇的选择。但在自然分娩中胎头位置异常在头位难产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持续枕横位在头位难产中占比较高。有研究表明,持续性枕横位占胎头位置异常的24.95%[2]。持续枕横位也是直接影响孕妇能否顺利生产的关键因素,若处理欠妥,持续性枕横位可导致产程滞缓或阻滞、继发宫缩乏力等,对母婴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同时也增加了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3]。目前临床为纠正持续性枕横位难产,大多采用传统的手转胎头术纠正持续性枕横位,但也有部分采用手转胎头术配合体位改变纠正持续性枕横位的方法[4]。为了解两种方法的效果差异,本研究对180 例持续性枕后位孕妇采用两种不同复位的方式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2018年8月~2019年1月在产科分娩的180 例持续性枕后位产妇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8月~10月期间行单纯手转胎头法干预产程的90 例持续性枕后位产妇列为对照组,将2018年11月~2019年1月期间行体位改变配合手转胎头术联合干预产程的90 例持续性枕后位产妇列为观察组。观察组产妇年龄20~35 岁,孕龄37~40+6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0~35 岁,孕龄37~40+6周。两组孕妇均为初次单胎次,骨盆内诊无头盆不称现象,胎膜已破,胎儿正常。两组的年龄、孕龄、胎儿体重、双顶径等一般资料比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