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1年第11期
编号:14967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息肉病理分型关系的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月4日 2021年第11期
癌变,腺瘤,胃镜,1病理类型,1胃底腺息肉,2增生性息肉,3腺瘤性息肉,2Hp感染和主要病理类型胃息肉的关系,3小结与展望
     张珊旗 沙瑞华

    1.牡丹江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消化内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胃息肉是胃黏膜细胞过度增生,突出至胃腔的有蒂或无蒂基底的结构[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感染和胃黏膜病理组织分型与存在密切关系。现存大量对Hp 感染的相关研究成果,显示胃癌发生与Hp 相关[1];认为胃腺瘤性息肉可以发展为恶性肿瘤[2]。有研究发现增生性息肉亦有癌变可能,Hp导致增生性息肉国内外研究达成共识[1];由于质子泵抑制剂(PPI)用于根除Hp,胃息肉病理类型逐渐发生转变。因PPI 的广泛使用和过度杀菌治疗导致Hp 感染率的下降,西方国家的胃底腺息肉已经逐步超过增生性息肉成为主要的病理类型,部分研究也显示胃底腺息肉比例正逐步增高[2-3]。Hp 感染可能为胃底腺息肉的保护因素,Hp 检测阴性患者与胃底腺息肉发生具有一定关系但是否与PPI 使用相关还需继续探究,且发现胃底腺息肉癌变率低,对于胃底腺息肉与Hp感染关系认识尚不统一,缺乏相关大数据来支撑此推断。本文就Hp 感染与胃息肉病理分型的关系进行综述。

    1 病理类型

    胃息肉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分为四类:炎性、增生性、胃底腺、腺瘤性息肉[4],具有一定恶变倾向,发病环境与胃癌相似,并且Hp 被划归为首类致癌因素。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相比于胃底腺息肉癌变率高。胃息肉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倾向于认为,Hp 感染、慢性炎症刺激、长期应用PPI、遗传易感性、胆汁反流等因素均与胃息肉的发生有关[5]。

    1.1 胃底腺息肉

    胃底腺息肉是胃息肉中最常见类型之一,可以分为散发胃底腺息肉、PPI 使用相关胃底腺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综合征三种类型[6],且近年来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临床研究表明[2],内镜下钳除送检诊断率高达74%,其中6%为胃底腺息肉。散发胃底腺息肉内镜下可见充血、基底广泛、表面光滑黏膜突起,与正常胃黏膜相似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9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