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1年第24期
编号:14700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细菌性与真菌性晚发型败血症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21年9月27日 2021年第24期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4统计学方法,2结果,1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的比较,2两组患儿发病时临床表现的比较,3两组患儿发病时血液指标检测的比较,4两组血培养病原菌情况的分析,4
     朱倩倩 王琍琍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安徽合肥 230022

    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整体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但随着医疗技术、护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极低/超低体重儿得到救治。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差、住院时间长等多种因素,救治过程中需要接受的侵袭性操作多,比足月儿易发生感染,且感染难以控制,进而进展成败血症,易并发脑膜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产生严重后遗症,影响患儿近期及远期生长发育,甚至发生死亡,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国内外关于新生儿败血症研究较多,但针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败血症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生的现状、发病时临床特征及预后等,为早期识别败血症的发生、判断病原菌类型、经验性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2 例血培养阳性的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晚发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超低出生体重儿12 例;男婴30 例,女婴32 例;胎龄25+6~35+4周,平均(29.99±2.06)周;出生体重760~1490 g,平均(1206.05±211.85)g。根据血培养结果病原菌类型分为细菌组(37 例)和真菌组(25 例)。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参照2003 版《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1]。纳入标准:①出生体重<1500 g,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出生;②发病时日龄>3 d,符合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③血培养阳性。排除标准:①除外已知的先天或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②病历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查阅所有血培养阳性极低/超低出生体重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收集患儿出生史、生后治疗情况、发病日龄、发病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预后等相关资料。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病时情况、血培养结果、并发症及预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9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