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1年第32期
编号:14273
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复发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21年12月29日 2021年第32期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4统计学方法,2结果,1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的比较,2两组手术前后血清IL-6,IL-8,IL-12及IL-1β水平的比较,3两组的随访1年复发
     高先海 付晨雪 白洋泽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新城医院呼吸消化一科,辽宁辽阳 111001

    大量资料显示,无论早期胃癌病灶大小或者是否合并出现了淋巴转移,均对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甚至全身机能带来较大影响[1]。既往临床工作中所实施的传统手术方法在治疗早期胃癌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限。近年来,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凭借其出血量少、对组织造成的创伤较小、术后伤口及组织愈合速度较快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被认为是治疗各类消化系统疾病的可靠手段之一[2-3]。结合既往研究经验发现,消化内镜的作用优势在于能够在内镜下直接从黏膜下层将黏膜剥离,以此充分实现大部分病变部位的完全剥离,优势较多,不过此种操作方法仍有缺陷[4]。基于此,本研究就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9月辽阳市中心医院新城医院收治的40例接受消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3例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 49~67 岁,平均(55.14±4.11)岁;病灶直径 6~20 mm,平均(12.45±4.13)mm。对照组中,男 25 例,女18 例;年龄 51~67 岁,平均(55.20±4.34)岁;病灶直径7~19 mm,平均(12.60±4.24)mm。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会审核标准(审核批准编号:2014021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