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诊疗进展
泪管,泪点,1泪小管的解剖结构,2病因,3受伤位置,4诊断,5手术时间的选择,6手术治疗,1寻找泪小管的鼻侧断端,2人工泪管的选择,3置管方式,4缝合方法,7人工泪管拔出的时间,8小结
肖 凡 姜艳华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辽宁沈阳 110031
泪小管断裂是眼科急症,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最常发生于山区及偏远农村的儿童和中青年间,这些地区的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安全意识低下,因此发病率相对高。泪小管断裂在眼外伤中所占的比率约为36%[1],在眼睑裂伤中所占的比率为16%[2],需及时手术吻合,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不但会引起眼睑或内眦部畸形、睑外翻等疾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正常引流泪液的功能,进而引发溢泪、溢脓等情况出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准确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以及植入适当的人工泪管给予精确的解剖对位吻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文对泪小管断裂受伤原因、诊断、手术时间、断端的寻找方法、不同人工泪管的选择、人工泪管置入的方法、拔取人工泪管时间以及预后等几个方面做一简要综述,为临床眼科医师探索泪小管断裂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思路。
1 泪小管的解剖结构
泪小点附近的眼睑皮下组织较薄,紧贴睑板和睑结膜,泪点的鼻侧区域睑板缺失,同时缺乏周围结缔组织的保护。泪小管属于泪液的排出通道,它起始于上下泪小点,长约10.0 mm,管径0.5~0.9 mm,垂直部2.0 mm,水平部8.0 mm,其中4.0~5.0 mm 位于浅层睑结膜下,上、下泪小管以垂直于睑缘的方向走形一小段,然后接近水平方向转向鼻侧内上方和内下方,深部穿过Honer 肌,走形于内眦韧带后,大部分汇成泪总管或少部分开口于泪囊。泪小管为管状结构,管壁较薄但是具有良好的弹性,壁内壁附着复层鳞状上皮细胞,管壁外层弹性纤维丰富,因此,管腔直径可扩张至自身的3 倍[3]。
2 病因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是最常发生于儿童和中青年,并且大多数患者来自山区及偏远农村,这些地区的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安全意识低下,更容易遭受外伤。眼睑周围的解剖结构特殊,外力作用于内眦部时,由于鼻根的抵抗及伤者本能的自我躲避保护,使外力的力量转移至内眦部的颞侧,从而导致泪小管断裂及眼睑裂伤[4]。常见的原因有车祸伤、拳击伤、撕脱伤、锐器伤、爆炸伤、摔伤等。
3 受伤位置
泪小管分为上下两部分,因其解剖结构的原因,下泪小管断裂在临床中更为常见,约在70%,上泪小管断裂为25%,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的发生率为5%[5]。有研究提示,泪液引流主要依靠下泪小管,占总量的的75%~80%[6],其余小部分通过上泪点引流。对于上泪小管断裂是否需要手术吻合,很多眼科医生意见不一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1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