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考核,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方法,3统计学方法,2结果,1问卷回收情况,2形成性评价应用后提高临床能力情况,3Mini-CEX,DOPS,SOAP考评工具对应提高诊疗能力,技能操作,临床思维
杨春燕 陈 时 关文博 李媛媛 尹云翔 周艺蕉 苏美仙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云南昆明 650101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尚 医德、良好人文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并能胜任临床工作的高级医学人才为目标,临床能力培养是实现目标的关键。临床能力水平反映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专硕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决定毕业后能否胜任岗位工作,相对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更侧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1-2]。临床能力是衡量临床专硕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规范、科学、同质化的培养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是保证临床能力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3-4]。把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和考评模式应用于专硕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注重临床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教学和考核,强调对教学培训、考核的实时评价,从中不断获取反馈信息,即时整改,修正培训计划和方案,完善教学活动,把控教学向目标方向前行,以期提升综合能力水平,实现为国家培养胜任临床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目标。本研究在2018~2020 级急诊重症医学科轮转的临床专硕生临床能力培养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临床能力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效果,为建立规范、同质化的培养模式和考评体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急诊重症医学科轮转的全部2018~2020 级临床专硕生69 名,且能完成轮转计划。2018 级17 名,男5 名,女12 名;年龄23~27 岁,平均(24.29±1.36)岁。2019 级28 名,男11 名,女17 名;年龄23~27 岁,平均(24.29±1.38)岁。2020 级24 名,男8 名,女16 名;年龄23~27岁,平均(24.25±1.26)岁。三个年级临床专硕生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根据美国国家医学考试委员会(National Board of Medical Examiners,NBME)提出的临床能力[5]应包括职业态度、做出医疗决策、执行医疗决策、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运用诊断性辅助检查、临床诊断、连续的治疗护理9 个方面的要求,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本质、特征,按照确认预期目标、教学过程形成性评价、反馈和指导三步骤完成[6]。为在急诊重症医学科轮转的临床专硕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和环节。制定临床专硕生在重症医学科临床能力需达到的目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9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