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2年第28期
编号:495777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进展及机制概述
http://www.100md.com 2022年11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第28期
1中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1病因病机,2治法治则,2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1降低新生血管发生率,2平衡免疫因子,下调炎症因子,3降低性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功能,4调节血液流变性及血液高凝状态,5改变
     余文婷 徐 晶 吴飞华▲ 晏燕芳 尹平平

    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江西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江西南昌 33000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以类似肿瘤形式转移、种植、浸润出现在宫腔以外地方,常表现为继发性进行性痛经、不孕、性交痛、排便痛等症状。有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孕龄期妇女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达到10%;而不孕症患者有20%~50%人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病理类型分为卵巢型、腹膜型、深部浸润型及其他型,常见卵巢型、腹膜型,临床上也可见混合型[2]。正是因为证型多种,对于疾病的诊疗也同样多样化。多年来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也被越来越多患者接受并认可。因此,本文通过收集近几年关于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现状及发病机制的文献进行综述,包括降低新血管发生率、平衡免疫因子、调节炎症因子、降低雌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功能、调节血液流变性及血液高凝状态、改变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等方面,希望为临床提供进一步指导。

    1 中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中医学上属于“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癥瘕”“不孕症”范畴。《外台秘要》曾言“血瘕之聚,令人腰痛不可俯仰,横胁下有积气牢如石,少腹里急苦痛,背膂疼,腰股下痛,阴里若生子风冷,子门僻,月水不时,乍来乍去。有此病者,令人无子”[3]。指血瘕之聚可引起腹痛、月经不调、不孕、癥瘕等症状,与现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相似。子宫内膜异位症乃是“离经之血”逆行,其病灶可随着经络出现在任何地方,临床以“痛”为主要病症。正如《血证论》中曾指出“吐衄便漏,其血无不离经。凡系离经之血,与荣养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周身作痛,以其堵塞气之往来,故滞碍而痛,所谓痛则不通也……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结为瘕。”[4]。临床医家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知不断丰富。官丽兰等[5]从“阳化气,阴成形”得出阳虚阴结为病机,阳虚生痰瘀,从而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魏喜娇等[6]认为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非一日之功,乃是“感寒三阶梯”后形成“伏寒”,伏寒伤肾,致瘀损络。黄慧丽等[7]认为子宫内膜异位是以正气亏虚为基础,病位定位在脾肾,提出了“脾肾亏虚、瘀浊内蕴”观点。

    1.2 治法治则

    近年来,各家名中医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通过临床辨证、治病求本、标本同治等原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5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