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患者自控镇痛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异质性,检索,发生率,1资料与方法,1纳入与排除标准,2检索策略,3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4统计学方法,2结果,1文献检索结果,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质量评价,3meta分析结果,4异质性来源分
申金海 黄天文 王琳玉 李艳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学部,广西南宁 530021
术后疼痛是术后即刻出现的急性伤害性疼痛,是临床亟须处理的疼痛之一。术后疼痛可导致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或出院时间推迟、康复时间延长、生活质量降低等后果[1]。因此,有效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是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镇痛手段为镇痛泵[3]。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术后疼痛的管理,但目前仍存在对镇痛管理不足、个性化镇痛方案缺乏以及镇痛设备不先进等问题,使得术后疼痛仍得不到满意的有效控制[4-5]。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革新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针对PCA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智能化患者自控镇痛(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AI-PCA)也由此得到迅猛发展[6]。AI-PCA不仅能够实现实时传输数据,准确记录镇痛泵的运行参数、报警类型以及患者自控键按压次数等信息,还能构建医院的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进而将患者的基本信息与镇痛泵的运行参数同步无缝衔接到监控台。因此,AI-PCA的出现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术后镇痛进行智能化管理,从而实现了PCA的智能化[7]。
研究表明,与PCA相比,AI-PCA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术后疼痛的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可以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等[8]。尽管目前已有文献报道了AI-PCA对比PCA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9]。本研究通过检索目前已发表的AI-PCA对比PCA用于术后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AI-PCA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该技术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提供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循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研究对象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Ⅰ~Ⅲ级、年龄≥18需要进行术后镇痛的患者;②干预措施为试验组使用AI-PCA进行术后镇痛;③对照措施为对照组使用PCA进行术后镇痛;④结局指标包括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ore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6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