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疑难心血管病诊治水平显著提高
心肌炎,肺动脉,磁共振,创立中国特色围手术期心脏保护方案,提高暴发性心肌炎救治成功率,影像新技术指导心血管病精准诊疗,构建瓣膜病,肺动脉高压诊治新体系
文图/《中国当代医药》记者 王霞 主笔 潘锋9 月29 日是世界心脏日,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高居榜首,每5 例死亡就有2 例死于心血管病,由此推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为3.3亿,心血管病防控面临严峻挑战。中华医学会日前发布多项近年来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由我国学者完成的心血管病研究成果,其中部分成果在心血管病临床诊疗实践中得到应用,显著提高了心血管病的救治成功率和多种疑难心血管病的诊治水平。
创立中国特色围手术期心脏保护方案
心肌损伤是围手术期死亡的首位原因,严重威胁围手术期患者生命安全,围手术期心肌损伤致病机制复杂,其精准监测、诊断和治疗技术是当前亟待攻克的科学难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刘进教授团队围绕围手术期心功能调控机制、可视化监测和精准诊疗等关键科学问题,历经多年攻关完成的“围手术期心肌保护机制和心脏疾病可视化监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研究,是我国首个以单点研究平台为主体,以自主知识产权构建的从分子信号通路、心肌应激反应,到术中心肌保护、心脏超声监测、微创心脏结构功能重建的围手术期科学理论体系,其重要创新体现在:一、揭示了围手术期心肌损伤调控新机制。首次报道了围手术期核糖核酸预处理保护心功能,全新揭示了β-羟基丁酸靶向线粒体炎症通路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系统阐明了手术围手术期心肌缺血与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为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汪道文教授做学术报告
二、创立了围手术期心脏保护的综合干预治疗措施。首创围手术期输血指征评分并自主研制开发了心脏停搏液,在国际首次提出了下腔静脉逆灌技术并改良动脉球囊阻断技术,研制了创新型心脏保护麻醉药并起草药效评价指导原则,为改善围手术期心脏功能和促进远期康复提供了新策略。
三、开创和推动了围手术期心脏超声可视化技术的规范监测及推广应用。牵头制定了国内首个《围术期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监测专家共识》 和 《围术期超声培训指南》,首创了连续超声心动图监测技术,自主设计研发了经食道超声床旁教学模拟人,为围手术期实时动态监测心功能开拓了新方向,制定了行业新规范。
四、研制了心血管疾病诊疗的新材料和新路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8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