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15例老年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15例均经治疗及精心护理后顺利出院。结论 加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为患者制定科学的、系统的、积极而循序渐进的锻炼是手术获得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延长老年人寿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009年3月~2010年9月笔者对15例老年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男6例,女9例,平均年龄71岁,均顺利完成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第2天起开始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器(CPM机)进行锻炼,经精心护理后顺利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衰退,加之手术治疗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如恐惧、焦虑等,笔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鼓励的方式进行交流使其充分了解手术的必要性。生活上关心体贴患者,多与家属沟通。
2.1.2 睡眠护理 老年患者睡眠时间适中,有利于血压的稳定和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1]。因此,做好睡眠护理至关重要。
2.1.3 术前准备 术前详细查体和全面的辅助检查,尤其是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术前晚及术晨遵医嘱禁食、水,排空大便,留置导尿。
2.2 术后护理
2.2.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性质、量及颜色,及早发现出血征兆;观察伤口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的急性炎症表现,若切口肿胀明显伴静止痛和高热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观察并评估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适当给予止痛药物,确保手术当天平稳过渡。
2.2.2 协助患者翻身时,应避免压迫患肢,影响血运,尽量翻向健侧;注意患者的末梢血运状况及感知觉状况,如肢体末梢有麻木、疼痛及血运不好应及时通知医生;保持切口敷料清洁、无污染,如有渗出应及时更换。
2.2.3 术后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为预防和治疗关节活动障碍,早期康复锻炼很重要,患肢肌肉收缩可促进肢体静脉及淋巴回流,减少关节粘连与关节外肌肉粘连、挛缩、消除肿胀,促进伤口愈合和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2]。手术当天及术后第1天应多次进行下肢的足趾活动锻炼,术后1天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每次10~20 min,从被动到主动。术后2天起在CPM机上进行被动锻炼,同时鼓励患者做主动锻炼,仰卧位双手支撑床面,伸直膝关节将肢体抬离床面,交替进行,不要求抬起高度,但要有10秒左右的滞空时间。
2.2.4 预防感染 预防膝关节感染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极为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3]。护理人员必须严密观察体温的变化,若术后出现体温明显升高伴伤口疼痛、关节肿胀,则提示有感染的发生,应及时汇报医师,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做好相应处理,另外增加营养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
3 出院指导
3.1 出院前嘱患者及家属按要求站―立―坐―蹲的顺序在3个月后坚持锻炼,定期随访,以便了解患者是否按练习计划进行功能锻炼,并评定患膝功能。同时配合全身关节的运动,如散步、上下楼等。训练中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做跳跃和急转运动,防止关节损伤。
3.2 饮食指导 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必须供给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轻伤口水肿,防止感染。供给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
3.3 生活起居指导 患者在家中应尽量完成康复训练计划。行走时应每天增加行走的次数,其次才是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不要坐在低软的沙发或躺椅上,避免滑倒,避免感冒。
4 体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进入了老龄社会。而老年性疾病,包括膝关节骨关节病、髋关节骨关节病不断增多。这些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对他们的生命构成了威胁。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目前治疗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的一种最彻底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解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纠正膝关节畸形和获得长期的稳定[4]。
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以改善膝关节功能活动和矫正畸形为目的的手术,但如果术后康复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不得当,膝关节伸屈度往往不满意,早期功能锻炼是术后膝关节康复的重要因素。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为患者制定科学的、系统的、积极而循序渐进的锻炼是手术获得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关节早日恢复正常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秋月,吴叶芬.高龄高血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3.
[2] 陈晓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9(2):49.
[3] 陈维珍,杨桂莲.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4,10(9):709.
[4] 邓信昌,郑秋坚.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治疗.广东医学,2002,23(6):607-608.
(收稿日期:2010-12-01)
(本文编辑:郎威) (杨景玲 杨永慧)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延长老年人寿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009年3月~2010年9月笔者对15例老年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男6例,女9例,平均年龄71岁,均顺利完成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第2天起开始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器(CPM机)进行锻炼,经精心护理后顺利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衰退,加之手术治疗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如恐惧、焦虑等,笔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鼓励的方式进行交流使其充分了解手术的必要性。生活上关心体贴患者,多与家属沟通。
2.1.2 睡眠护理 老年患者睡眠时间适中,有利于血压的稳定和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1]。因此,做好睡眠护理至关重要。
2.1.3 术前准备 术前详细查体和全面的辅助检查,尤其是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术前晚及术晨遵医嘱禁食、水,排空大便,留置导尿。
2.2 术后护理
2.2.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性质、量及颜色,及早发现出血征兆;观察伤口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的急性炎症表现,若切口肿胀明显伴静止痛和高热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观察并评估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适当给予止痛药物,确保手术当天平稳过渡。
2.2.2 协助患者翻身时,应避免压迫患肢,影响血运,尽量翻向健侧;注意患者的末梢血运状况及感知觉状况,如肢体末梢有麻木、疼痛及血运不好应及时通知医生;保持切口敷料清洁、无污染,如有渗出应及时更换。
2.2.3 术后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为预防和治疗关节活动障碍,早期康复锻炼很重要,患肢肌肉收缩可促进肢体静脉及淋巴回流,减少关节粘连与关节外肌肉粘连、挛缩、消除肿胀,促进伤口愈合和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2]。手术当天及术后第1天应多次进行下肢的足趾活动锻炼,术后1天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每次10~20 min,从被动到主动。术后2天起在CPM机上进行被动锻炼,同时鼓励患者做主动锻炼,仰卧位双手支撑床面,伸直膝关节将肢体抬离床面,交替进行,不要求抬起高度,但要有10秒左右的滞空时间。
2.2.4 预防感染 预防膝关节感染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极为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3]。护理人员必须严密观察体温的变化,若术后出现体温明显升高伴伤口疼痛、关节肿胀,则提示有感染的发生,应及时汇报医师,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做好相应处理,另外增加营养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
3 出院指导
3.1 出院前嘱患者及家属按要求站―立―坐―蹲的顺序在3个月后坚持锻炼,定期随访,以便了解患者是否按练习计划进行功能锻炼,并评定患膝功能。同时配合全身关节的运动,如散步、上下楼等。训练中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做跳跃和急转运动,防止关节损伤。
3.2 饮食指导 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必须供给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轻伤口水肿,防止感染。供给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
3.3 生活起居指导 患者在家中应尽量完成康复训练计划。行走时应每天增加行走的次数,其次才是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不要坐在低软的沙发或躺椅上,避免滑倒,避免感冒。
4 体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进入了老龄社会。而老年性疾病,包括膝关节骨关节病、髋关节骨关节病不断增多。这些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对他们的生命构成了威胁。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目前治疗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的一种最彻底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解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纠正膝关节畸形和获得长期的稳定[4]。
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以改善膝关节功能活动和矫正畸形为目的的手术,但如果术后康复护理和早期功能锻炼不得当,膝关节伸屈度往往不满意,早期功能锻炼是术后膝关节康复的重要因素。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为患者制定科学的、系统的、积极而循序渐进的锻炼是手术获得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关节早日恢复正常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秋月,吴叶芬.高龄高血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3.
[2] 陈晓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9(2):49.
[3] 陈维珍,杨桂莲.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4,10(9):709.
[4] 邓信昌,郑秋坚.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治疗.广东医学,2002,23(6):607-608.
(收稿日期:2010-12-01)
(本文编辑:郎威) (杨景玲 杨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