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第1页 |
参见附件。
作者单位:523270 广东省东莞市高埗医院
通讯作者:杨西萍
【摘要】 目的 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现状与原因,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感染的临床特点,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09年1月~12月笔者所在医院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新生儿院内感染率为1.12%,其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为主。早产儿、低体重儿、娩出时窒息的新生儿院内感染率高于正常新生儿(P<0.01)。结论 早产儿、低体重儿易发生院内感染。建立院内感染监控网络,加强新生儿院内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能有效防止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母婴同室; 新生儿; 院内感染; 护理
新生儿室有效的管理对降低新生儿室院内感染率,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为了进一步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及对策,笔者对2009年1月~12月在本院住院的1875例母婴同室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产科2009年1月~12月住院分娩母婴同室的187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查阅每份原始记录,填写统计表格,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新生儿院内感染诊断参考文献[2]诊断标准。
2 结果
2.1 新生儿感染情况 1875例新生儿有21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12%,其中呼吸道感染1例,占4.76%;皮肤脓疱疮18例,占85.71%;脐部感染2例,占9.53%。
2.2 新生儿院内感染病原菌 21例院内感染的新生儿病原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大肠希氏菌。
2.3 新生儿出生时一般情况与感染关系 见表1。
表1结果显示,孕周28~37周,阿氏评分在0~7分及低体重的新生儿其感染率相对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医学创新》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