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3188775
6例神经鞘瘤临床病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5日 董美秀
第1页

    参见附件。

     作者单位:030002 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董美秀

    【摘要】 目的 探索神经鞘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结果。结果 神经鞘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神经干或神经根,通常无症状,但有时伴有疼痛及压痛;镜检有两种组织构象:(1)束状型(A型),细胞呈梭形,境界不清,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排列呈栅栏状或不完全的旋涡状,后者称 Verocay小体;(2)网状型(B型),细胞稀少,排列呈稀疏的网状结构,细胞间有较多的液体,常有小囊腔形成。免疫组化显示:S100(+),GFAP(+),CD34(+),CD117(-),SMA (-),desmin(-)。结论 神经鞘瘤多为良性肿瘤,结合临床症状、好发部位、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化可以诊断。

    【关键词】 神经鞘瘤; 临床; 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神经鞘瘤又称施万细胞肿瘤(schwannoma),是周围神经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脊髓和脑,在四肢、颈等部位大神经也较多见,而发生于消化道及腹腔者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很难准确诊断,误诊率高,本文通过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例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情况,结合文献对神经鞘瘤的诊断治疗做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0~40岁,19岁以下者1例,60岁以上者1例。发病6个月确诊1例,发病2年以上确诊4例,6年以上确诊1例。

    1.2 患病部位 神经鞘瘤可单发或多发于身体任何部位的神经干或神经根。脑神经鞘瘤主要发生在听神经的前庭、小脑桥脑角和三叉神经等部位。神经鞘瘤是椎管内最常见的肿瘤,其发生率约占椎管内肿瘤的25%~30%[1],发生于周围神经的神经鞘瘤多见于四肢屈侧大神经干。

    1.3 临床表现 本瘤生长缓慢,病程可达20年以上,平均3.5年,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有局部触痛、压痛或沿神经的放射痛、麻痹感[2]。肿瘤的表皮没有继发性的改变。肿瘤大多数不与皮肤黏连,可以滑动。从神经干发生者,可以左右摇摆,但不能上下移动。发生在肢体的神经鞘瘤,诊断并不困难,但凡沿神经干生长的肿瘤,表面光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