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1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3188644
丹红注射液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17期
     作者单位:741020 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魏建春

    【摘要】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在股骨颈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2010年本院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术后均给予预防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40 ml/d。对照组不加用同类药物。手术一月后每四周行X摄片一次,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局部疼痛及肿胀改善情况,连续随访24个月。结果 治疗组临床愈合时间平均(8±2)周;对照组临床愈合时间平均(24±4)周。两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疗效、疼痛改善疗效与消肿疗效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术后的组织肿胀、疼痛,缓解局部症状。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股骨颈骨折; 疗效

    股骨颈的血运分布比较特殊,股骨头的血供主要由旋股内外侧动脉和圆韧带动脉提供[1],而股骨颈骨折后,这三组血运由于扭曲、中断等,使股骨头缺血,如较长时间不能恢复血供,股骨头便会缺血坏死。为此,本科近三年来,把股骨颈骨折的80例患者分成术后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与不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在骨折治愈率、疼痛、消肿等方面进行比较,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2010年本院收治了8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50~78岁,平均68.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牵引。待全身情况改善后,在腰麻下行外侧入路切开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术。其中有20例头下型骨折的行股方肌瓣转位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10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术后均给予预防感染治疗,治疗组在预防感染的同时,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40 ml/d,7 d一个疗程,一般用2~3个疗程。对照组加用同类药物。

    1.3 观察指标 手术一月后每四周行X摄片一次,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平均临床愈合时间、局部疼痛及肿胀改善情况,连续随访24个月。

    1.4 疗效判定标准 骨折愈合疗效标准:痊愈: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局部无疼痛、日常生活自理;显效:骨折线模糊、扶拐行走、局部肿痛轻微,基本生活能自理;有效:骨折线清晰、扶拐行走较困难、局部疼痛;无效:骨折线清晰或者增宽、局部肿痛明显、不能行走。疼痛改善疗效标准:以3 d疼痛消失为显效,7 d疼痛消失为有效,超过7 d为无效。消肿疗效标准:以3 d消肿为显效,7 d消肿为有效,超过7 d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检验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骨折愈合疗效比较 治疗组40例,痊愈35例,显效4例,有效1例,痊愈率87.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40例,痊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3例,无效7例,治愈率25%,总有效率56%,无效率17.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平均临床愈合时间比较 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8±2)周,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24±4)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疼痛改善疗效 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0例,有效2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50%;两组疼痛改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消肿疗效 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2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55%;两组消肿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祖国医学认为:骨伤后经脉受损、血不循常道而溢于脉外,瘀血不行、经络不通、气机受阻、气滞不通,日久伤及筋骨,筋骨失于气血滋养则新骨不生。中药在骨折愈合不同时期发挥再通经络的作用。损伤早期以气滞血瘀为其主要病机,因此早期的治法,应以活血化瘀为主,使瘀血得以消散,尽快恢复气血的通畅。所谓“瘀不去则新血不得生”。中期的治疗,瘀血尚未化尽,经脉还未完全通畅,气血仍欠充旺。因此该期的治疗,除继续用活血化瘀外,还应重视养血通络、续筋接骨,以促进筋骨愈合。后期,筋骨尚未坚强,并常有气血虚弱、肌肉萎缩、肢体乏力、关节僵硬等,故治应补益肝肾、调养气血、疏通经络,使脾肾健旺、生化气血,以充养筋骨、滑利关节。

    按骨折愈合过程,现代医学把骨折分为肉芽组织修复期、原始骨痂形成期、成熟骨板期、塑形期。丹红注射液的组成为:丹参、郁金、川芎、桃仁、红花、自然铜、人参、当归、三七、白术、党参、桃仁、三七等,这13种中药配伍后,在骨折愈合的四期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在肉芽组织修复期,丹红注射液中的丹参、郁金、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可以加快微循环血流速度,增加毛细血管网的通透性,这样就可以改善骨折断端局部血液循环,清除血凝块及代谢产物,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本组病例观察,疼痛改善疗效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消肿疗效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55%,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在骨痂形成期,骨折断端局部缺氧,机体通过正常代偿反应诱导成骨细胞的生成,刺激成骨细胞分化繁殖,此时过多使用活血化瘀药可破坏这种相对稳定的代偿机制。应适时转向续筋接骨药为主,丹红注射液中的自然铜等含有丰富胶原、钙盐和微量元素,参与蛋白合成酶代谢等,有利于骨质修复[2,3]。在骨痂塑形期,丹红注射液中的鹿茸、人参、骨碎补等中药有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的作用,可明显改善蛋白及代谢,促进蛋白质多糖合成及钙化,以顺利完成新骨的爬行替代过程[3]

    3.2 丹红注射液与骨折愈合因素的关系

    3.2.1 全身因素 人参、当归、三七、丹参、白术、红花、党参等可以加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增强吞噬功能。上述药物尚具有促进蛋白合成效用,对抗创伤后的代谢紊乱,转变负氮平衡。

    3.2.2 局部因素 局部血液供应是影响骨折愈合的根本因素。骨折愈合需要新生血管参与,成骨细胞的生长功能也要依赖于血供状态,血运良好骨生长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丹参、红花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作用,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局部条件。

    软组织损伤程度为内部因素。其原因在于骨折端血肿大小将直接影响来自软组织新生血管形成及完成机化的时间,其次间叶细胞由于忙于修复软组织,减弱了骨化作用,中医骨伤科重视“筋骨并重”的治疗原则是有根据的。丹参、川芎、红花、人参、桃仁、红花、三七等不但具有改善骨折断端局部血液供应状态,还可以加快软组织的损伤修复和水肿的吸收,从而促进了骨折的愈合。本组观察丹红注射液疗组患者局部肿胀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早,结果差异显著。

    3.2.3 丹红注射液中丹参性苦,微寒,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红花性辛、温,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之功效。两药相辅,共奏活血通络、祛瘀生新之功。丹参性寒,红药性辛,两药配伍性味平和。

    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实,丹参、红花在骨折术后治疗过程中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4]。本组临床观察治疗股骨颈骨折有效率、愈合时间,两组间都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早期消肿止痛作用也优于对照组,反映丹红注射液能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术后的组织肿胀、疼痛,缓解局部症状。

    参 考 文 献

    [1] 葛宝丰.实用骨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658-659.

    [2] 周鹏,楚向东.接骨续筋颗粒促进骨折愈合临床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23-127.

    [3] 吴在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05-806.

    [4] 符诗聪,杜宁,史炜镔,等.丹参有效部位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9:10.

    (收稿日期:2011-04-02)

    (本文编辑:陈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