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小切口与标准后外侧切口食管癌手术比较(2)
第1页 |
参见附件。
标准后外侧切口一般长20~40 cm,可提供较为充分的胸腔内显露,有利于手术操作。但是该切口需要横断背阔肌、前锯肌,甚至横断部分菱形肌和斜方肌,损伤大、出血多、关胸操作繁琐、术后患者疼痛严重、恢复缓慢,且横断肩胛下角附近肌肉可造成术后术侧上肢活动障碍。近年来,许多胸外科医师开始对标准后外侧切口术式进行改良[3,4]。本研究结果显示,腋下小切口手术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可能是由于仅切断前锯肌,保留了背阔肌及胸大肌,保护胸长神经及肋间臂神经,不切断肋骨,自肋骨上缘入路进胸,不损伤肋间血管及神经,导致术野渗血、渗液减少。
开胸术后胸痛多为肋骨被牵开后对椎旁神经丛压迫所致,胸腔闭式引流管刺激肋骨切除端与断端磨擦亦为原因[ 5]。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需使用镇痛药的患者少于对照组,可能是由于切口小,不切断肋骨,关胸时采用肋骨钻孔技术,减轻了肋间神经压迫较轻所致。
评价切口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手术野显露的效果[6]。改良切口由于术野限制,行弓上手工吻合较困难。笔者采用长柄吻合器代替手工吻合也能达到满意吻合,而且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