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 |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因呕血或黑便就诊并行急诊胃镜检查确诊的178例患者,分为NSAIDs组和非NSAID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伴随的消化道症状、心脑血管病史、内镜下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或病史的老年患者,多不伴有消化道症状,以胃黏膜糜烂及溃疡居多,两组患者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征
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花生四烯酸最终生成前列腺素,亦可抑制炎症过程中缓激肽的释放,从而起到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物。随着近年来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相当广泛,但其副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本研究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178例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因呕血和(或)黑便就诊并48 h内行胃镜检查确诊的178例住院患者,除外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出血、消化道肿瘤、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及外科手术、既往有溃疡出血病史等情况,大便或呕吐物潜血结果均为阳性。通过询问病史将患者分为NSAIDs组与非NSAIDs组。其中NSAIDs组76例,年龄18~87岁,男41例,女35例,≥60岁患者50例,表现为呕血17例;非NSAIDs组102例,年龄17~83岁,男54例,女48例,≥60岁患者23例,表现为呕血26例。服用的NSAIDs包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消炎痛、布洛芬、去痛片、对乙酰氨基酚等。服药原因:感冒、发热、头痛、关节酸痛、心脑血管疾病等,及单纯服用NSAIDs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症状指伴有如烧心、反酸、上腹部不适或隐痛等。
1.2 方法 对就诊前1周内服用过NSAIDs,不论其服药剂量多少及服药时间长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