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7期
编号:13181467
利用教学改革促进医德思维的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第7期
     【摘要】 探讨通过教学改革手段促进医德思维的方法。通过PBL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论、小组讨论、引入标准化患者、实际技能锻炼等教学改革方法促进临床医学生加强医德的认知度、促进医德判断力、提高医德敏感性、增强医德实践力,形成医德自我终身教育方式。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医德; 思维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社会阶段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医学实用型人才。传统的医学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医疗改革后的人才需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医学教育现代化,为培养新世纪高水平的专业医学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对而言,医德教育的滞后是影响医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妇产科学具有比其它临床学科更多的特殊性和隐私性,良好的医德教育更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目前的医学教育学改革,多建议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这是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教学方法。以疾病为线索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自学、讨论而学习相关知识。PBL模式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临床推理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团队精神、表达能力均有提高,这种教学模式目前已经基本上取代了传统教学方式[1-2]。笔者在妇产科教学改革中加强了医德思维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探讨如下。

    1 通过教学改革加强医德认知度

    说理教育是医德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谕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