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282480
护理干预在不确定感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25日 曾苑香 朱文英 刘燕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及其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乳腺癌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应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分,并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对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明显降低,术后第12天、出院前1天,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有计划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关键词】 乳腺癌; 护理干预; 疾病不确定感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9.03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高发,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中的首位,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1]。由于患者被确诊为乳腺癌时,缺乏对疾病的认识,面对随之而来的治疗方案往往不能预知其治疗效果和未来生活质量,不但影响患者的心理调节,还会影响患者对待疾病的心态,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过程,这种情况被称之为疾病的不确定感。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工作发现,对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为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及其效果,笔者对所在医院收治乳腺癌住院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6月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乳腺癌的诊断标准,并经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癌,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43.2±7.2)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10例,初中12例,高中以上8例。对照组30例,年龄40~60岁,平均年龄(44.3±6.9)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者9例,初中13例,高中以上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和治疗,患者接受护理人员提供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入院介绍、治疗注意事项、一般出院指导等。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从患者入院即刻开始,首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评估过程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其次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支持,并积极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对患了乳腺癌后的压力,要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树立信心。通过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乳腺癌的基本知识,治疗的基本常识、配合治疗的方法。患者手术后进行术后指导和康复指导,护理人员每天探视患者,并指导患者进行术后训练,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减少肢体肿胀。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重塑自我,消除对疾病的错误认识。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患者干预前及干预治疗后,术后第12天及出院前应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测定患者对乳腺癌的不确定感,量表采用Likert评分,共5分:1分表示非常同意,2分表示不同意,3分表示不确定,4分表示同意,5分表示非常同意。不确定性因素15题,复杂型因素10题,分数越高,代表疾病不确定性越高[2]。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对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明显降低,术后第12天、出院前1天,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的概念首先由Budner提出[3],Budner认为,不确定感是一个人对某些事情缺乏相关的信息,无法对事物进行恰当的分类或组织而产生了一种认知。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中的首位。由于患者被确诊为乳腺癌时,缺乏对疾病的认识,造成了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这种不确定感带来的是患者面对随之而来的治疗方案往往不能预知其治疗效果和未来生活质量,既影响患者的心理调节,还会增加患者的对待疾病的心态,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过程。Mishel通过对疾病的不确定感的研究认为,疾病的不确定感主要源于4个方面的问题[4]:护理与治疗的复杂性,患者不清楚疾病的症状,对疾病的过程和预后不确定,对诊断和致病的严重程度缺乏了解,并提出了疾病不确定量表。

    本组患者在入院后即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考虑到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接受能力可能存在差别,因此评估过程应让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接受。经过评估发现,本组患者均存在对疾病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感,且两组Likert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这主要由于乳房是女性的主要标志之一,患者患了乳腺癌后要行乳腺切除术,可能失去乳房,这对女性的自信心、气质、生活自理程度等均产生负面影响[5]。患者对未来的生活感到担心,因此Likert评分较高。针对这种情况,应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从患者入院即刻开始,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支持,并积极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对患乳腺癌后的压力,通过介绍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树立信心。通过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乳腺癌的基本知识,治疗的基本常识配合治疗的方法。患者手术后进行术后指导和康复指导,护理人员每天探视患者,并指导患者进行术后训练,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减少肢体肿胀。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重塑自我,消除对疾病错误的认识。

    通过干预,术后第12天、出院前1天,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实护理干预对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确实有效。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活质量应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4个方面[6]。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使患者产生了复杂多变的负性情绪,这种情绪不但会影响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还会影响患者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对患者的康复不利。对乳腺癌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有利于患者机体免疫力的提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红.护理研究的新课题: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4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3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