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1例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为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中药外洗
Fumigation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31 cases/LIU Ping, GENG Tian-jun,LIU Zhen-q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9):109-110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erbal Fumigant in treating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Methods:60 cases were assigned to treatment group (n=31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n=29 cases), and observed the effects and laboratory indexes.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87.1%,the control group was 4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Conclusion:Fumigation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is of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in treating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Peripheral neuropathy; External washout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s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Jinan,Jinan 25003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9.066
糖尿病是威胁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并发症是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的传统疗法是以控制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为目标。近年来,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干预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早期干预是防止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键。近年来研究显示,中药熏洗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病变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笔者自2008年以来,采用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系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均为1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4~72岁,平均50.5岁,所有研究对象血压控制在150/90 mm Hg以内,血肌酐<115 mmol/L,无吸烟或戒烟5年以上病史,无血液病、肝功能不全,无免疫系统疾病及严重感染性疾病、心力衰竭,糖尿病诊断采用WHO规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992年美国会议制定),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参照文献标准。诊断依据为有肢体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表现,如肢体麻木、疼痛、肌萎缩无力、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腱反射、膝反射减退或消失,肌电图检查显示,正中神经、腓神经有传导障碍。排除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其它疾病。
1.2 方法
1.2.1 分组 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34~71岁,糖尿病史3~20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6年;对照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35~72岁,糖尿病史2.5~21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7年。肢体麻木、蚁走感、灼疼、冷痛、早期感觉过敏、后期感觉减退甚至消失为主要表现。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在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的基础上,1剂/d,早晚2次浸泡患肢,3个疗程。
1.2.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严格控制饮食,使用降糖药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2 mmol/L。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 100 mg,维生素B12 500μg,1次/d,肌肉注射;治疗组给予中药熏洗,拟方如下:黄芪30 g,桂枝12 g,地龙9 g,桃仁9 g,红花9 g,赤芍10 g,川芎10 g,牛膝10 g,当归12 g,丹参30 g,制乳没各10 g,透骨草10 g,金银花30 g,以上药加水适量,煎煮30 min,滤出药液,先口入药雾熏洗患肢,待药液湿度适宜后,再浸泡患肢。1次/d,分早晚2次, 1 h/次,15 d为一疗程。试验操作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肌酶。
1.3 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跟腱、膝反射基本正常,肌电图检查明显改善。有效:症状明显改善,腱反射较前有所恢复,肌电图检查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无好转,肌电图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应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两个指标间采用线性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不断攀升,最新报告显示,1999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仅为2.5%,截止2008年,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9.7%,其中前期患病率为15.5%。已超印度成为第一大糖尿病国。积极有效地防控糖尿病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1]。在这方面,中医药研究历经数十载,由过去散在的、相对滞后的研究发展至今,已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前沿化,取得了重大进步。然而,与国内糖尿病研究及国际研究相比,中医药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以提高临床疗效和糖尿病中医研究整体水平为目的,对未来工作进行长远规划。古代中医文献中只有“消渴”而无“糖尿病”之名,并且针对消渴病已形成完整的“三消”理论。近现代医学根据消渴病描述的“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消瘦),将糖尿病归属“消渴”范畴,提出“阴虚论”、“津亏燥热论”、“气阴两虚论”、“肾虚为本论”、“脾虚论”等辩证分型以气阴两虚,阴虚燥热,阴阳两虚,脾肾两虚为主,病机以“虚”立论,治疗以“补”为法,基本未脱离三消理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1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