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沙格雷酯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5-羟色胺2A型受体阻滞剂盐酸沙格雷酯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沙格雷酯(100 mg,3次/d)联合黄芪注射液(40 ml,1次/d)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由162.06 μg/min降低到83.25 μg/min,血清肌酐由106.51 μmol/L降低到79.98 μmol/L,血尿素氮由7.81 mmol/L降低至5.25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沙格雷酯与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疗效显著,能更有效降低患者的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使用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盐酸沙格雷酯; 黄芪注射液; 糖尿病肾病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9.07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典型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硬化。DN也是糖尿病慢性致死性并发症和肾衰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会由微量蛋白尿转变为大量蛋白尿,最后会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不全,对DN的早期干预性治疗逐渐引起临床重视。5-HT及其2A型(5-HT 2A)受体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1-2]。本文通过盐酸沙格雷酯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25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2011年5月就诊住院的DN患者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的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及Mogensen提出的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经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所致蛋白尿的情况。所有患者均通过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5.0~8.0 mmol/L之间,餐后2 h血糖控制在7.1~11.0 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8.0%,肝功能检测正常。病程从4个月~20年不等。两组年龄、性别、病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肾病分期等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基础治疗 所有患者均给予控制饮食、运动疗法,限制蛋白摄入,根据病情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控制在5.0~8.0 mmol/L之间,餐后2 h血糖控制在7.1~11.0 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8.0%。
1.2.2 治疗方法 在常规基础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口服盐酸沙格雷酯100 mg,3次/d,黄芪注射液40 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 ml中静滴,1次/d,21 d为一疗程。每7 d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并测血压,1次/d,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并计算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治疗前全部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和接受治疗同意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治疗21 d后,患者血压、血常规及肝功能结果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血尿素氮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x±s)
时间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血尿素氮(mmol/L)血清肌酐(μmol/L)尿白蛋白排泄率(μg/min)
治疗前7.34±0.9710.92±1.217.81±0.92106.51±0.95162.06±37.11
治疗后6.75±1.129.60±0.875.25±0.7479.98±0.6483.25±35.63
2.2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疗程,无中途退出治疗者。治疗前后无明显心、肝、肾功能损害表现,治疗过程中患者均能耐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随着糖尿病在全球范围的发病率急剧增长,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近年来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特异性并发症,已经成为致死性肾病的第一或第二位原因,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目前,治疗DN的主要方法是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以减轻或延缓其进一步发展,一旦发展进入临床肾病期,导致肾脏病理改变已很难逆转,故要早诊断早治疗。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07年)推荐筛查诊断微量蛋白尿,即白蛋白/肌酐的比值,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而敏感的诊断指标,它预示着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糖尿病肾病主要是有效控制高血糖,及早防治高血压和继发感染,降低血脂,避免服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
5-HT及其2A型(5-HT 2A)受体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体外实验证实,5-HT与5-HT 2A受体结合,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大量合成分泌基质IV型胶原,且5-HT的缩血管效应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有关[4],而上述两种物质在糖尿病时的变化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更明确了DN的发病过程中有5-HT及其受体5-HT 2A的参与。5-HT通过作用于其受体的过程参与机体内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活化、血栓形成和炎症等病理过程。5-HT 2A受体拮抗剂盐酸沙格雷酯可以特异性地与5-HT 2A受体结合,改善微循环,抑制基质IV型胶原的分泌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合成,起到改善糖尿病肾病的作用。陈凌等[5]通过研究盐酸沙格雷酯对大鼠肾脏的作用机制发现,糖尿病病程12周时,DN大鼠肾小球Ⅳ型胶原含量明显增加,系膜区明显增宽,基质增多,应用盐酸沙格雷酯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Ⅳ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同时改善肾小球上述组织病理改变。
黄芪具补气固表,益气活血,升阳止汗,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文献报道黄芪对心血管、血液、肾脏、代谢及免疫系统均有作用[6]。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浆渗透压和血液黏度,增加肾血流量,有利于过氧化脂质等有害物质的消除,减轻脂质在肾小球和肾间质的沉积和微血栓的形成,从而保护肾脏。大量临床试验证明,黄芪在DN治疗中能起到多部位、多靶点的综合治疗作用。
本研究将盐酸沙格雷酯与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结果显示,经盐酸沙格雷酯与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能更有效地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有效降低,改善肾功能,治疗后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由162.06 μg/min降低到83.25 μg/min,血清肌酐由106.51 μmol/L降低到79.98 μmol/L,血尿素氮由7.81 mmol/L降低至5.25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对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肝功能、血压水平无明显影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6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