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15期
编号:12279909
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74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第15期
     【摘要】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进行治疗的74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性别比、病情等因素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心肌营养药物治疗、保证休息等常规的治疗方式,治疗组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同时采用参麦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1次/d,15 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参麦注射液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并且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可以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参麦注射液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5.090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柯萨奇病毒,埃可(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40、41,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近年来,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中大部分心肌炎患者都是属于病毒性的,因此该病已经发展成为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由于柯萨奇病毒一类的嗜心性病毒感染所引起,是一种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肌炎性病变,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殊的临床治疗手段。笔者所在医院在抗病毒的基础上,采用了参麦注射液来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进行治疗的74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入选病例均符合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诊断标准。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组1999年9月在昆明召开的全国小儿心肌炎、心肌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1]。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1~11周岁;对照组37例,其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1~10周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心肌营养药物治疗、保证休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按体重进行给药,体重<30 kg,20 ml;体重>30 kg,加40 ml;用5%葡萄糖溶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15 d为一疗程。

    1.3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2]。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且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的结果都显示基本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的好转,且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的结果也显示各项参数表现出好转迹象,为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变不够明显、无改善或是出现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0.0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护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89%;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0.2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的局限或弥漫性炎症,可原发于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毒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对心脏产生损害:一种是病毒进入机体后,随血流到达心脏,直接进入心肌细胞,对细胞及心肌内小血管形成破坏;另一种是病毒进入机体后,诱使机体自身免疫机制产生一些伤害心肌细胞的物质,使心肌细胞受到损伤。病毒的直接侵害和免疫反应介导致使心肌细胞损害,使心脏舒缩功能障碍;病变若累及窦房结、房室结、束支等起搏或传导系统,则可引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目前认为,上述两种方式均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前者常出现在疾病的早期和急性期,后者多出现在晚期和慢性期。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饕物等,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其中又以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B病毒感染最多见。由柯萨奇对照组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最终约10%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3-4]。发病季节与心肌炎的致病病毒的流行规律关系密切,主要是肠道病毒,因而夏秋季发病率高,其他季节也有发生。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似“感冒”样表现,患者常先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者主要表现为疲乏、发热、胸闷、胸痛或心前区隐痛,心悸、气短、头晕、呼吸困难、浮肿,甚至Adams-Stokes综合征;极少数患者严重时可很快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病毒性心肌炎主要发生在青少年人群中,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危害较大,目前为止,该病的发病机理还没有被完全阐明,主要认为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

    参麦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人参、麦冬。研究发现,人参主要含有皂苷、肽及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皂苷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脏的收缩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心排血量,改善患者体内的微循环,肽和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而蛋白质又是人类七大营养要素之一,是构成人体乃至一切生物的主要成分,氨基酸及肽类物质对人体是至关重要的。人参所含有的氨基酸,初步发现,达10余种;麦冬则含有多种甾体皂苷,能够有效提升人体对于缺氧的耐受能力,增强心收缩力增强,增加心肌能量供给,能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保护心肌缺血、缺氧性损害,改善心脏血液动力学效应。参麦注射液虽然并不具有抑菌的作用,但是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参麦注射液可明显升高内毒素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减轻内毒素所致的各脏器病理改变。参麦注射液可显著增加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更好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参麦注射液能改善心衰心室舒缩功能,降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心钠素含量;改善心力衰竭心室舒缩功能;减轻缺血心肌细胞钙超载,起到保护心肌、抗心衰作用。参麦注射液可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促进一氧化氮(NO)产生,对低血容量性休克致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有保护作用;能清除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产生的氧自由基,对肝缺血再灌注所致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损伤有保护作用;减轻因肾缺血所致的肾脏坏死,具有抗多脏器缺血作用。现代医学证明,参麦注射液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肌供血,抗心肌缺血,减少心肌耗氧量,去除氧自由基作用[5]。另外,参麦注射液还可以降低患者血浆中PGE水平,从而降低炎症反应,维持血管平滑肌的张力。

    目前,对于病毒性心肌炎还没有一种具有特殊疗效的治疗方法,而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说明利用参麦注射液来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是能够比常规治疗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的,并且参麦注射液还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可以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S].1993:46.

    [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4-347.

    [4] 中华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肌炎心肌病对策专题组.关于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和采纳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工作组关于心肌病定义和分类的意见[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9,27(10):405.

    [5] 谢海科.参麦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04,10(5):75.

    (收稿日期:2012-02-27)(本文编辑:李嫚), 百拇医药(于红星 晏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