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17期
编号:12312268
探讨两种导尿方法对神经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讨论两种导尿方法(留置导尿与无菌间歇性导尿)对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留置导尿及无菌间歇性导尿56例的临床资料,按尿管留置时间、无菌间歇性导尿的时间进行分组,对各组尿路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随着留置导尿时间的增加,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前期病情危重的情况下,采用留置导尿,但应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待病情稳定后,可采取无菌间歇性导尿,帮助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正常,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 脑出血; 留置导尿; 无菌间歇性导尿; 尿路感染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7.084

    尿路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之一,为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泌尿系感染的风险,对本科收治的56例需导尿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前期采用留置导尿,一段时间后,采用无菌间歇性导尿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对比观察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8月-2011年11月本科收治需导尿的脑出血患者56例,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18~78岁,平均52.6岁,出血时间为0.3 h~5 d,全部经CT或MRI证实并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将56例需导尿的患者按尿管留置时间、无菌间歇性导尿的时间分为4组(7 d组、14 d组、21 d组、28 d组),每组各14例,4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7 d组患者留置导尿采用按需放尿,第8天8:00排空膀胱后拔除留置尿管,开始实施无菌间歇导尿。14 d组、21 d组、28 d组患者分别于第15天、第22天、第29天8:00排空膀胱后拔除留置尿管,开始实施无菌间歇导尿[2]。

    留置导尿:对留置导尿患者尿管实施定时夹闭,定时开放,护士掌握放尿时机,白天每60~90分钟观察并检查膀胱充盈情况,夜间每2~3小时检查膀胱充盈情况,基本上以在耻骨联合上缘摸到充盈的膀胱为放尿时机,但是在使用甘露醇、速尿、高渗糖、七叶皂甙等利尿剂时,每30~60分钟检查一次膀胱充盈情况。每次放尿前由患者或者家属触摸下腹部,了解膀胱充盈情况,放尿时提醒患者有意识地参与排尿,使其产生排尿感和空虚感,放尿后严格记录尿量、颜色等,尿量维持在300~500 ml[2]。导尿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0.5%碘伏消毒剂擦洗尿道口2次/d,同时告知患者家属每天用温开水擦洗会阴部,并保持其清洁干燥,抗返流引流袋每周更换一次。
, 百拇医药
    无菌间歇性导尿[3]: 根据患者24 h总入量定时导尿。定量:每天总入量控制在4000~4300 ml/d,输液量约2000 ml,每餐进食约400 ml,三餐间各饮水150 ml,夜间适量饮水约为500 ml。定时导尿:最初每6小时导尿1次,导尿时间为7:00、13:00、19:00及1:00,若2次导尿间歇能自动排尿≥200 ml且残余尿≤200 ml,则改为每8小时导尿1次,导尿时间为9:00、17:00、1:00,导尿操作均由护士执行,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讲解膀胱功能训练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取得理解和配合。一旦导尿过程中发生泌尿系感染,立即采用留置导尿,同时观察并定期留取尿培养标本,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待炎症控制后继续采用无菌间歇性导尿。

    1.3 尿路感染判定标准 按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

    2 结果

    留置导尿7 d组患者出现2例尿路感染,感染率为14.29%;14 d组出现10例感染,感染率为71.43%;21 d组出现13例感染,感染率为92.86%;28 d组出现14例感染,感染率为100%。
, 百拇医药
    拔除留置尿管后,采用无菌间歇性导尿的4组患者尿路感染的结果为:7 d组出现1例感染,感染率为7.14%;14 d组出现4例感染,感染率为28.57%;21 d组出现7例感染,感染率为50.00%;28 d组出现5例感染,感染率为35.71%。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前期病情危重,必须卧床休息或排尿反射活动失去大脑皮质的控制,膀胱逼尿肌无力或出现无抑制的收缩,从而产生尿潴留或者尿失禁,因而需要进行导尿。以往留置导尿是较为有效的手段,尿管刺激尿道及膀胱黏膜,破坏正常的生理和环境,削弱了尿道及膀胱对细菌的防御作用,同时留置导尿提供了微生物直接进入泌尿道的通道,细菌进入尿路后可附着并包裹在导管表面,分泌一种有机胶,使细菌大量繁殖,产生炎症,再加上患者尿路的上皮细胞分泌多糖蛋白质,共同形成覆盖导管表面的生物膜,保护细菌免受尿液的冲刷并阻碍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从而增加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率[4]。

, 百拇医药     此调查结果表明,随着留置导尿时间的增加,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其中28 d组感染率为100.0%;拔出留置尿管后,采用无菌间歇性导尿,尿路感染率逐步趋向稳定。入院后一周到两周,患者的病情趋向平稳,开始规律饮食,按照要求饮水,控制出入量,此时可拔除留置尿管,有计划地采用无菌间歇性导尿,能够降低脑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降低医疗费用,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谭创,黄秀良.留置导尿管与尿路感染的监测分析及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5):1671-1672.

    [2] 李兰芝,尹少海.外伤性截瘫患者间歇导尿实机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 ,22(32): 29-30.

    [3] 王兰芳,李京力,袁松青,等.截瘫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55,57.

    [4] 卢根生.泌尿道感染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1,21(1):14-17.

    (收稿日期:2012-03-22) (本文编辑:陈丹云), 百拇医药(杨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