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2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2274277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52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5日 吴嗣杰 桂水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伯克纳鼻喷剂(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每侧鼻腔喷2喷(50 μg/喷),2次/d(总量400 μ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宣肺汤。两组疗程均为30 d,随访3月观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47/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42/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2个月及3个月随访,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46/52)、84.6%(44/52)、82.7%(43/52)及75.0%(36/48)、60.4%(29/48)、45.8%(22/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远期疗效显著。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变态反应性疾病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3.024

    过敏性鼻炎是发生于鼻腔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黏膜分泌亢进、鼻黏膜充血水肿等为特点,属Ⅰ型变态反应,常规采用激素及抗过敏药物治疗,疗效差且长期服药有一系列毒副反应。笔者2008年4月-2010年1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眼耳鼻喉科疾病诊断标准》中的过敏性鼻炎诊断标准[1],选择本院耳鼻喉科门诊确诊为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患者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17~51岁,平均37.8岁;病程1~11年,平均(5.1±3.4)年,排除有肝肾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心脑疾病、骨质疏松症、有精神病史患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伯克纳鼻喷剂(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每侧鼻腔喷2喷(50 μg/喷),2次/d (总量400 μg),疗程30 d。治疗组采用伯克纳鼻喷剂(用法同对照组),并配合内服益气宣肺汤。益气宣肺汤组成:黄芪25 g,防风10 g,白术10 g,苍耳子10 g,薄荷5 g,白芷6 g,辛夷花10 g,蝉蜕4.5 g,细辛4.5 g,升麻3 g,甘草3 g。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疗程30 d。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7年海口会议的疗效评定标准[2],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积分计算出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级别,来评定疗效。根据分级计分标准,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与体征积分,然后对两组患者随访观察3个月,比较远期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同时间两组疗效情况见表1、表2、表3、表4。

    表1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表2 停药1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表3 停药2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表4 停药3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主要由变应原所致的Ⅰ型变态反应,同时与副交感神经亢进有关,可引起鼻甲肥大、鼻黏膜充血水肿肥厚、鼻窦炎、鼻息肉等[3]。目前过敏性鼻炎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避免接触过敏源、免疫疗法、药物疗法、激光、电烧和手术等方法。糖皮质激素能降低抗体合成和抑制免疫反应,增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使组胺等过敏活性物质的释放减少和活性降低,从而减轻或抑制炎性反应 [4]。鼻内糖皮质激素制剂作用于鼻黏膜局部,针对性强,基本无全身副作用,被认为是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5]。“伯克纳”活性成分为丙酸倍氯米松,为强效鼻内用糖皮质激素,在鼻腔内可发挥强而有力的抗炎作用。

    过敏性鼻炎属祖国医学“鼻鼽”范畴。祖国医学认为鼻鼽与脾、肾、肺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本病发病机理为正虚邪侵,肺、肾、脾三脏虚可致水液积于鼻窍而闭塞。阳虚则水饮盛,饮盛则气愈虚,气不摄津而清涕自溢、气血运行受阻,阻塞气道而鼻塞,风邪扰动则为鼻痒、喷嚏。治疗上以宣肺开窍、益气固表为主,黄芪、白术、防风等健脾益气固表,并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抑制IgE 的产生[6]; 辛夷花、细辛、苍耳子、白芷、薄荷祛湿通窍、疏风散寒,选择性收缩鼻腔血管,改善通气;蝉蜕疏风,升麻可作引经药,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同起到宣肺通窍、益气温阳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发现,单纯应用伯克纳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短期疗效良好,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容易复发,其远期疗效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良好,远期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贝郑平,舒怀,周梁.眼耳鼻喉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295-296.

    [2]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50kb)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医学创新》编辑部联系。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