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合并脑梗死1例
第1页 |
参见附件。
【关键词】 大叶性肺炎; 脑梗死; 小儿; 感染
1 病例介绍
患儿,女,9岁,主因发热、咳嗽5 d,左侧肢体无力2 d,于2010年11月3日入院。患儿反复发热,体温高达39 ℃以上,伴有咳嗽、咳痰,无喘息。在当地按“感冒”给予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无好转。入院前2 d患儿出现左侧肢体肌力差,口角向右侧歪斜,且逐渐加重。故急来笔者所在医院。查体:T 38.9 ℃,P 93次/min,R 30次/min,BP 90 mm Hg/70 mm 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直径2.5 mm,口角向右侧歪斜,颈软,右下肺呼吸音低,叩浊音,心率86次/min,心音有力,无杂音,腹软,肝脾不大,右侧肢体肌张力消失,膝腱反射消失,左侧巴宾斯基征阳性。辅助检查:WBC 12.6×109/L、RBC 4.7×1012/L、LYM 12.3%、NEU 85.5%、HB 119 g/L、总胆固醇5.11 mmol/L,甘油三酯0.9 mmol/L,高密度脂蛋白1.3 mmol/L、低密度脂蛋白2.9 mmol/L、血钙1.99 mmol/L,胸X线片示:右侧大叶性肺炎,头颅CT示:右额顶低密度改变,考虑动脉炎所致脑梗死,脑脊液压力增高65~70滴/min,外观无色透明,蛋白(—),细胞数、糖、氯化物均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肺炎支原体实验(—),心肌酶:乳酸脱氢酶533 U/L、肌酸激酶236 U/L、肌酸激酶同功酶40 U/L、羟丁酸脱氢酶520 U/L。
住院治疗:入院后诊断右侧大叶性肺炎,脑梗死。给予静点甘露醇降颅压,青霉素抗感染,丹参注射液、曲克芦丁、川芎嗪等扩张血管,治疗3周,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消失。胸X线片示:右下肺炎症基本吸收,口角歪斜恢复正常,左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半年后随访,患儿肢体恢复均正常。
2 讨论
小儿脑血管病较成人少见,有文献报道仅为2.52/10万,随着CT、MRI的普及,确诊率也在逐年提高,但多为闭塞性[1],以肢体活动障碍为首发症状,病因多为颅内外感染引起,且感染为发生本病的首要原因[2],由于病毒、细菌感染所致非特异性颈动脉炎、脑动脉炎,从而发生脑梗死[3],其机制是病原体直接感染或邻近器官炎症,通过颈静脉丛周围淋巴扩散;细菌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变态反应所致。病理改变为颈动脉炎、脑动脉炎症可致动脉血管腔变细,动脉血管壁浸润,管壁血管变细,内膜增厚,管腔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致多发或单发脑梗死,使脑组织供血不足,引起相应部位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严重者引起坏死。
小儿脑梗死的治疗原则为积极病因治疗,增加脑血流灌注,防止病情进展。尽可能及早选择敏感药物病因治疗,运用活血化瘀药物,改善脑循环,促进脑功能恢复,年长儿应注重给予心理支持和行为治疗[4]。该患儿是右侧大叶性肺炎致同侧额顶脑梗死,本病例比较典型,值得大家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孔祥和,林庆,吴韵明.小儿瘫痪[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4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