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例小儿肠梗阻的护理体会(1)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肠梗阻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148例肠梗阻患儿的护理措施,分析和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救治成功率。结果:全部148例患儿中,成功治愈出院146例;仅2例新生儿患儿因基础体质差、病情危重死于手术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其有效治愈率为98.65%。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肠梗阻患儿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 小儿肠梗阻; 护理; 体会
肠梗阻是小儿外科最常见急腹症之一,它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常以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停止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发生于小儿任何段年龄,起病急、进展快,易并发内环境紊乱、肠坏死、腹膜炎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1]。在临床治疗中,加强对小儿肠梗阻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笔者所在医院小儿外科自2007年至今共收治肠梗阻患儿14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小儿外科2007年6月-2011年11月住院部收治的148例肠梗阻患儿,男67例,女81例;年龄14 d~11岁,平均年龄(14±3.2)个月。该14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停止等临床表现,在以上临床表现基础上,酌情进行CT检查、X线平片检查、钡剂灌肠、彩超等检查,由此确诊为肠梗阻。在该148例患儿中,有86例患儿为肠粘连,21例患儿为肠扭转,10例患儿为肠道畸形,4例患儿为肠蛔虫,14例患儿为肠狭窄,13例患儿发生肠梗阻的原因不明。所有患儿中,101例保守治疗,47例手术治疗。
1.2 护理方法
1.2.1 除常规实施监测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护理措施之外,因为小儿肠梗阻发生原因多样,故实施护理时不可按照固定模式实行,应针对不同的病情,酌情制定对应的护理计划。
1.2.2 保守治疗的患儿护理 对于小儿单纯性肠梗阻,大部分患儿可通过保守处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操作:抽血完善相关化验检查、建立静脉通路、灌肠、实行胃肠减压等。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 百拇医药
1.2.2.1 正确有效的胃肠减压 (1)因小儿不能主动配合胃管的插入,客观上提高了下胃管的操作难度,故护理人员应刻意加强此方面的操作训练,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减少因反复置管导致的患儿不适及鼻、口腔、食管创伤的可能性。注意选取长度及粗细适合的胃管进行留置保留。(2)置管成功后,连接胃肠减压袋,期间应注意胃管的固定、引流的通畅及保证有效的负压引流。(3)密切观察并记录引流物液量及性状,如引流物持续为墨绿色液体,应考虑梗阻未完全缓解;一旦出现血性引流物,应考虑肠缺血坏死可能性,均应尽早报告医生,为进一步处理及治疗赢得时间。(4)为保证引流的通畅,每天应使用0.9%氯化钠50 ml对胃管进行冲洗,以防止引流物将胃管阻塞[2]。(5)每天应行鼻腔及口腔护理,以防止胃管对鼻腔黏膜及口腔黏膜压迫刺激造成感染。
1.2.2.2 灌肠盐水的选择 肠梗阻患儿常用开塞露、0.9%氯化钠等灌肠,在使用0.9%氯化钠灌肠时,应采用加温至30 ℃左右的生理盐水低压灌肠,以达到刺激肠管蠕动,解除肠管梗阻的治疗效果[3]。因儿童肠道黏膜娇嫩及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如盐水温度过高,会烫伤肠道黏膜;如使用温度过低或未加温的生理盐水,则容易造成患儿的低体温出现。灌肠过程中应控制进液的速度,如灌肠速度过快,可导致腹压急剧增高,从而限制了膈肌下移,影响呼吸运动。
, 百拇医药
1.2.2.3 高热的处理 肠梗阻患儿常因脱水、肠蠕动减弱导致肠毒素吸收、感染等原因出现高热症状;严重患儿高热期间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甚至抽搐症状,故合理有效的控制体温是治疗的关键所在。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外,发热期间患儿应松解包被及衣服,给予物理降温,如以上处理体温仍不能恢复至38.5 ℃以下,可使用退热剂直肠给药协助控制体温。
1.2.2.4 输液中的注意事项 婴幼儿代谢旺盛但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故相比成人更容易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特别是当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时补碱、补钾必须按照规定浓度和滴速进行输液(补碱量所需碳酸氢钠可参考血气计算给予;补充氯化钾时速度应小于每小时0.3 mmol/L,浓度小于40 mmol/L),通过以上处理,既可以迅速、安全地纠正内环境,防止过快的滴入氯化钾可能导致的心脏抑制作用;同时又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不会因内环境紊乱导致胃肠肌肉张力减退,从而达到治疗腹胀的作用[4]。肠梗阻患儿儿常因不能正常进食而需要静脉补液甚至静脉营养治疗,输液时间长,输入的液体渗透压高,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防止药液皮下渗出的发生。一旦发生,酌情可使用25%硫酸镁溶液局部热敷促进渗液的吸收。
, 百拇医药
1.2.2.5 心理护理 入院时应向患儿家长耐心、详细交代肠梗阻的起因、转归及预后等知识,交代如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由此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由于肠梗阻常发生突然,患儿及其家长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的情绪,除积极进行常规治疗外,医护人员应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抚慰,增强他们战胜病痛的信心,以便更好的配合治疗。
1.2.3 肠梗阻的手术护理 当肠梗阻患儿经过非手术疗法治疗后,原有症状不能缓解,又出现腹痛腹胀加剧、发热、呕血、便血、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症状时,考虑为合并肠坏死、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发生的可能性,此时应终止原保守治疗而改为手术探查 [5]。
2 结果
全部148例患儿中,成功治愈出院146例;仅2例新生儿患儿因基础体质差、病情危重死于手术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其有效治愈率为98.65%。
3 讨论
3.1 因患儿术后常不能准确表达病情,故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以便于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改变,及时汇报医生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减少因发现时间延误导致的病情加重的可能性。, 百拇医药(高梅玲)
【关键词】 小儿肠梗阻; 护理; 体会
肠梗阻是小儿外科最常见急腹症之一,它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常以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停止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发生于小儿任何段年龄,起病急、进展快,易并发内环境紊乱、肠坏死、腹膜炎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1]。在临床治疗中,加强对小儿肠梗阻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笔者所在医院小儿外科自2007年至今共收治肠梗阻患儿14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小儿外科2007年6月-2011年11月住院部收治的148例肠梗阻患儿,男67例,女81例;年龄14 d~11岁,平均年龄(14±3.2)个月。该14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停止等临床表现,在以上临床表现基础上,酌情进行CT检查、X线平片检查、钡剂灌肠、彩超等检查,由此确诊为肠梗阻。在该148例患儿中,有86例患儿为肠粘连,21例患儿为肠扭转,10例患儿为肠道畸形,4例患儿为肠蛔虫,14例患儿为肠狭窄,13例患儿发生肠梗阻的原因不明。所有患儿中,101例保守治疗,47例手术治疗。
1.2 护理方法
1.2.1 除常规实施监测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护理措施之外,因为小儿肠梗阻发生原因多样,故实施护理时不可按照固定模式实行,应针对不同的病情,酌情制定对应的护理计划。
1.2.2 保守治疗的患儿护理 对于小儿单纯性肠梗阻,大部分患儿可通过保守处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操作:抽血完善相关化验检查、建立静脉通路、灌肠、实行胃肠减压等。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 百拇医药
1.2.2.1 正确有效的胃肠减压 (1)因小儿不能主动配合胃管的插入,客观上提高了下胃管的操作难度,故护理人员应刻意加强此方面的操作训练,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减少因反复置管导致的患儿不适及鼻、口腔、食管创伤的可能性。注意选取长度及粗细适合的胃管进行留置保留。(2)置管成功后,连接胃肠减压袋,期间应注意胃管的固定、引流的通畅及保证有效的负压引流。(3)密切观察并记录引流物液量及性状,如引流物持续为墨绿色液体,应考虑梗阻未完全缓解;一旦出现血性引流物,应考虑肠缺血坏死可能性,均应尽早报告医生,为进一步处理及治疗赢得时间。(4)为保证引流的通畅,每天应使用0.9%氯化钠50 ml对胃管进行冲洗,以防止引流物将胃管阻塞[2]。(5)每天应行鼻腔及口腔护理,以防止胃管对鼻腔黏膜及口腔黏膜压迫刺激造成感染。
1.2.2.2 灌肠盐水的选择 肠梗阻患儿常用开塞露、0.9%氯化钠等灌肠,在使用0.9%氯化钠灌肠时,应采用加温至30 ℃左右的生理盐水低压灌肠,以达到刺激肠管蠕动,解除肠管梗阻的治疗效果[3]。因儿童肠道黏膜娇嫩及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如盐水温度过高,会烫伤肠道黏膜;如使用温度过低或未加温的生理盐水,则容易造成患儿的低体温出现。灌肠过程中应控制进液的速度,如灌肠速度过快,可导致腹压急剧增高,从而限制了膈肌下移,影响呼吸运动。
, 百拇医药
1.2.2.3 高热的处理 肠梗阻患儿常因脱水、肠蠕动减弱导致肠毒素吸收、感染等原因出现高热症状;严重患儿高热期间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甚至抽搐症状,故合理有效的控制体温是治疗的关键所在。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外,发热期间患儿应松解包被及衣服,给予物理降温,如以上处理体温仍不能恢复至38.5 ℃以下,可使用退热剂直肠给药协助控制体温。
1.2.2.4 输液中的注意事项 婴幼儿代谢旺盛但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故相比成人更容易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特别是当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时补碱、补钾必须按照规定浓度和滴速进行输液(补碱量所需碳酸氢钠可参考血气计算给予;补充氯化钾时速度应小于每小时0.3 mmol/L,浓度小于40 mmol/L),通过以上处理,既可以迅速、安全地纠正内环境,防止过快的滴入氯化钾可能导致的心脏抑制作用;同时又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不会因内环境紊乱导致胃肠肌肉张力减退,从而达到治疗腹胀的作用[4]。肠梗阻患儿儿常因不能正常进食而需要静脉补液甚至静脉营养治疗,输液时间长,输入的液体渗透压高,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防止药液皮下渗出的发生。一旦发生,酌情可使用25%硫酸镁溶液局部热敷促进渗液的吸收。
, 百拇医药
1.2.2.5 心理护理 入院时应向患儿家长耐心、详细交代肠梗阻的起因、转归及预后等知识,交代如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由此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由于肠梗阻常发生突然,患儿及其家长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的情绪,除积极进行常规治疗外,医护人员应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抚慰,增强他们战胜病痛的信心,以便更好的配合治疗。
1.2.3 肠梗阻的手术护理 当肠梗阻患儿经过非手术疗法治疗后,原有症状不能缓解,又出现腹痛腹胀加剧、发热、呕血、便血、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症状时,考虑为合并肠坏死、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发生的可能性,此时应终止原保守治疗而改为手术探查 [5]。
2 结果
全部148例患儿中,成功治愈出院146例;仅2例新生儿患儿因基础体质差、病情危重死于手术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其有效治愈率为98.65%。
3 讨论
3.1 因患儿术后常不能准确表达病情,故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以便于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改变,及时汇报医生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减少因发现时间延误导致的病情加重的可能性。, 百拇医药(高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