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的护理效果探讨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5月来本院就诊治疗的64例糖尿病患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及护理,对照组则在观察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8周后的血糖情况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结果:经过8周的护理及治疗,对照组HAMD评分、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改善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还有利于患者血糖改善,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利。
【关键词】 心理护理; 糖尿病; 抑郁
糖尿病是我国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它不仅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而且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危害[1],不少糖尿病患者因自己的健康问题而产生心理上的郁结。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患抑郁症状的几率是正常健康群体患抑郁症的3倍[2]。赵真等[3]在实验中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患病率达到38.2%。此次实验,笔者主要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期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5月来本院就诊治疗的64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6.2±4.7)岁;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5.9±5.1)岁。所选取的64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降血糖、降血脂药物治疗和常规临床护理,对照组则在观察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具体为:(1)健康教育:对入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及口头教育的形式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生活注意细节、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情况、常用药物的应用及不良反应[4];(2)心理治疗:试验邀请心理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消除患者的自卑、紧张等不良情绪,积极鼓励患者帮助患者重树信心;(3)其他:对患者进行了饮食护理和运动指导,通过全面综合的护理帮助患者调整生活作息,从而恢复其对生活的热情和自信[5]。
1.3 评价指标 对患者抑郁症状主要采用HAMD量表[6]评分方式进行评估,对患者的抑郁情绪、有罪感、入睡困难等24个临床表现情况进行评估,将各个症状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及很重5个级别,依次记0分、1分、2分、3分和4分,统计各个临床表现情况的得分,累加后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D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收入治疗前HAMD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HAMD量表评分降至(18.3±2.7)分,对照组降至(12.4±2.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种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情况改变比较 对照组刚收入治疗时检测的空腹血糖水平(9.9±2.4)mmol/L,观察组为(10.1±2.3)m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空腹血糖为(6.1±1.7)mmol/L,观察组为(7.2±1.9)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我国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此类患者往往容易伴有抑郁等情绪障碍。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糖尿病伴抑郁患者越来越受到当代医学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已有医疗单位将改善糖尿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作为评价糖尿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7]。
有学者在文献[8]中指出,糖尿病患者出现抑郁症状是在神经生物因素及社会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其中患者的个人心理状态对其是否出现抑郁等情绪障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有研究显示,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与患者脑内单胺类递质功能不足,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功能缺陷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9]。因此,笔者在此次试验中选取了一般情况相似的64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降血糖、降血脂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以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治疗2个月后,发现对照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改善显著,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量表评分、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优势显著(P<0.05)。可见,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对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与刘超等[10]在研究中提到的糖尿病与抑郁症状相互影响的结论相符。糖尿病本身可以诱导抑郁症的发生及加重,反过来各种心理障碍也可以加重患者的糖尿病不利于期血糖控制。
总之,心理护理对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十分明显,不仅很好的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而且对控制患者血糖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及情绪状态的关注以预防抑郁症状的发生,对已伴有抑郁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症状。
参考文献
[1] 谢祎,王建华.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6):594.
[2] 陆雪梅.10年以上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1C):81-83.
[3] 赵真,王淑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J].实用老年医学,2006,20(5):223.
[4] 梁淑英,肖美英.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10):1581.
[5] 徐河玉,罗婷婷,杨林瑛.健康教育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5A):4-6.
[6] 陆连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5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