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17期
编号:13159670
抗感染辅助降低血黏度治疗细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黄丽芳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比较抗感染辅助降低血黏度治疗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方法:挑选80例细菌感染患者,采用随机盲法对照试验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抗感染同时辅助降低血黏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细菌学疗效和临床疗效。结果:第3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2.5%,细菌清除率为85.0%和72.5%,第5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7.5%,细菌清除率为97.5%和9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细菌感染患者抗感染同时辅助降低血黏度治疗有一定临床价值。

    【关键词】 细菌感染; 抗感染; 降低血黏度; 临床疗效; 细菌学疗效

    传统临床治疗细菌感染一般只应用抗生素,不考虑其他辅助治疗[1]。本研究抗感染同时辅助降黏,加入改善血液流变的药,配合抗感染和改善微循环治疗,并根据统计结果对细菌感染患者抗感染辅助降低血黏度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2012年10月80例细菌感染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下列临床表现中2项以上者,①体温>38 ℃或<36 ℃;②心率>

    90次/min;③呼吸频率>20次/min或过度通气,PaCO212×109 或<4×109 或幼粒细胞>10%。(2)血、脑脊液、尿、粪、痰、脓液、骨髓、胸腹水、泌尿生殖系统标本、创伤感染等标本致病菌培养至少要有一类是阳性。(3)排除循环系统、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类、真性RBC增高症、肺心病、充血性心衰、先心病、高山病、烧伤、脱水、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贫血、白血病、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等引起血液流变(血黏度)改变的疾病[2]。采集培养标本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尽可能寒战或发热前,并同时根据临床表现、症状综合判断确诊。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46.6岁;包括菌血症23例,颅脑感染7例,泌尿生殖系感染11例,急性肠炎6例,肺部感染19例,骨髓感染2例,胸腹感染积液9例,创伤感染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抗感染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