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2例慢性肺心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上述常规护理同时,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护理评价的满意度达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慢性肺心病患者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关健词】 人性化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的血栓性心肺疾病,特别是急性加重期患者,多数血液呈血栓、高凝状态,易形成肺细小动脉血栓,预后较差,严重的可造成后遗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为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本院对近期入住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5月-2012年2月入住本院的82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均符合第4次肺心病会议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男26,女14例;年龄34.6~71.4岁,平均(52.4±8.9)岁;病程4~11年,平均(6.6±3.2)年。观察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33.7~71.0岁,平均(51.0±9.6)岁;病程3~12年,平均(6.9±2.6)年。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高血压性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例;(2)血小板数量<80×109/L者;(3)近期应用抗纤溶及抗凝药物者;(4)有近期手术及出血者;(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给予有效的抗生素、吸氧、平喘、祛痰及利尿等常规综合治疗,依据病情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及强心剂。在常规治疗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细心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休息与体位护理、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患者咳嗽、合理给氧改善呼吸功能、皮肤护、口腔护理、褥疮护理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