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3年第31期
编号:12678536
心率减速力及其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第31期
     4.4 室性心律失常 近年来有国内学者把冠心病患者有无伴发室性心动过速分组研究DC与HRV,发现伴发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DC值降低更明显,DC值比HRV更利于评估迷走神经的损害程度,因为HRV部分指标值更易受外围因素的影响[13-14]。也有研究通过分析8例心脏性猝死和17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DC值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对DC的检测是能独立评价患者迷走神经直接调节作用的唯一方法,优于临床现用的HRV和HRT,且得出了DC值<2.5 ms时对恶性心律失常性心脏性猝死(即所谓的交感风暴)有临床预测优势[15]。说明DC在严重室性心率失常预测猝死方面具有相对稳定的独立的量化优势。

    4.5 DC在其他疾病中的价值 最近一项学龄前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研究中,发现明显降低的DC值及HRV指标中高频功率更能反映患儿的迷走神经活性,也提示了患儿心脏性猝死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会随着增高[16]。糖尿病与自主神经病变密切相关,这在近年来对HRV及HRT的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但尚未找到受外界影响较小,在生理情况下就能检测的单独量化指标,随后的一项研究通过73例糖尿病患者DC值的检测分析,总结了心率减速力在糖尿病中的实用性及单独定量价值[17]。无论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