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708764
甲胎蛋白异质体和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用于诊断肝细胞癌(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25日 邱大鹏 韩风 贺涛
第1页

    参见附件。

     表1 术前不同肿瘤指标的检测结果 例(%)

    指标阳性阴性

    AFP(a)57(50.9)55(49.1)

    AFP-L3(b)67(59.8)45(40.2)

    AFPmRNA(c)45(40.2)67(59.8)

    AFP-L3联合AFPmRNA(d)72(64.3)40(35.7)

    字2值d与a比较8.1736.321

    d与b比较1.3711.578

    d与c比较45.74632.744

    P值d与a比较0.00400.0043

    d与b比较0.23080.2341

    d与c比较0.0020.001

    2.2 AFP-L3、AFPmRNA术后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阳性患者生存率 术前、术后联合检测AFP-L3和AFPmRNA均阳性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较低。见图1、图2。

    3 讨论

    AFP是临床诊断肝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已经使用较长时间,然而其特异性及敏感性较低[2-3],临床诊断仍然存在较大的误诊漏诊率,新的符合需要的标志物又尚未发现,为了提高对肝癌诊断,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就成为新的思路。

    1970年,有学者首次采用淀粉凝胶电泳方法将AFP异质体由人体内分离[4],AFP-L3则是肝癌细胞特异合成,与学AFP的浓度并无直接明显关系,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在HCC的临床诊断、判定治疗效果及预测复发方面均有显著效果,且相较AFP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AFP-L3作为AFP的异质体提高了肝癌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它不能直接证实肝癌发生转移。1994年Matsumua等[2]首先运用巢式RT-PCR法检测出AFP mRNA存在于肝外转移的HCC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是否能作为HCC复发转移标志物的研究成为热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