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9期
编号:12666149
胃癌前病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第9期
     【摘要】 胃癌在转变形成癌症之前,大多由正常胃黏膜转变而来,其中部分发展成胃癌。鉴于本病的恶性度高,而且发病病因不明确,所以对疾病的一级预防就非常困难。因此,针对胃癌前病变的及时监测、有效的处理就自然成为了防治肿瘤发生的关键。本文针对胃癌前病变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辨证论治等方面来论述一下胃癌前病变的中医药研究新进展。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中医药治疗

    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rcinoma,PLGC)包括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等。目前较为认可的人胃癌的发生模式是1988年Correa提出的:“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小肠型肠上皮化生-大肠型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中重度)-胃癌(肠型)”。大多数学者认为,胃癌前病变主要是指异型增生和肠化生。目前,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药尚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而中医中药则体现了较大优势。本文参考古籍文献及现代中医药对本病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如下。

    1 胃癌前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

    1.1 理论基础 祖国医学中并无胃癌前病变之名,依据胃癌前病变的临床表现多可归属于“痞满”范畴,亦有将其归于“胃痛”、“呃逆”、“呕吐”、“胃痞”等处。但由于胃癌前病变多有上腹胀痛、纳少、嗳气、消瘦、疲劳乏力、胃脘部痛或不伴疼痛症状,因此大多数学者主张将其归于“痞满”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