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2708948
弥散张量成像对胶质瘤手术切除程度的早期评估价值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彭飞 万大海


第1页

    参见附件。

     【Key words】 Gliomas;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Risk; Assess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治愈率低,生存期短,其中胶质母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不到5%,平均生存期仅14个月[1]。目前公认的恶性胶质瘤标准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肿瘤,辅以替莫唑胺化疗和放疗[2-3],但由于手术切除程度及邻近白质纤维束损害程度的影响,使得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效果不明显。如何尽可能在不损害邻近功能区的情况下达到手术的全切成为临床治疗的关键。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在扩散加权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唯一能无创地清晰显示和分析白质纤维束的新技术,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脑神经功能方面的研究[4-5]。DTI技术通过显示皮层下神经传导束,在明确病灶边界的同时精确定位邻近神经功能区,帮助设计手术路径,提高病变切除率,避免神经功能损伤。本研究运用DTI技术对胶质瘤手术切除程度进行评估,从而排除术后早期创面、组织水肿移位等因素所致影响,提高切除程度判断的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住院手术治疗患者,且在术中影像学基础上达到尽全切,剔除术后3个月肿瘤进展病例后符合标准的20例患者,年龄42~79岁,平均(57.95±10.82)岁,其中男11例,女9例。分别于术前、术后72 h及术后3个月进行MRI常规与DTI扫描。通过前期病例收集及数据分析,确定在SIMENS1.5T磁共振仪与PHILIP3.0T磁共振仪所收集数据均为有效资料。

    1.2 方法 采用SIMENS1.5T磁共振扫描仪或PHILIP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医学创新》编辑部联系。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