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4年第32期
编号:126355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第32期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98例本院接诊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其中男51例,女47例,年龄45~86岁,平均(56.3±11.7)岁。抽取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1)ST段降低性移位持续时间≥1 min;(2)ST段下斜型、水平型降低≥0.1 mV;(3)ST段发生降低性移位间隔时间>1 min;(4)检测基准在J点0.08 s处,心率<120次/min,检测基准在J点0.05 s处,心率>120次/min;(5)排除药物、传导阻滞、心肌肥厚以及电解质紊乱造成的ST段变化影响。同时选取有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98例,男58例,女40例,年龄47~71岁,平均(51.7±9.8)岁。

    1.2 方法 先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的检查诊断,记录好常规心电图检查的结果。然后再对患者进行24 h的动态心电图监测[2-3]。采用美高仪软件有限公司生产的动态心电监测系统,24 h连续监测并行电脑同步分析心律、ST段以及T波变化。受检者详细记录生活日志,同时测定平均心率,缺血发作时心率变化。同时还要观察记录每例患者的日常活动、日常饮食和情绪变化,尤其是在不同状态下患者出现的症状[2-3]。采用动态便携式心电监护仪进行监测。将记录编集好的测试参数及症状统计的数据用报表的形式输出来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