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椎移行变导致椎间盘疝的CT表现分析(2)
3 讨论腰椎骶化和骶椎腰化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有资料显示,腰椎骶化较常见,而骶椎腰化则相对较少[3]。通过实际观察,本研究所得结论与这一结论符合。
3.1 腰骶椎移行变的定位及CT表现 在CT定位片上,当无法从侧位上数清腰椎个数时,可从正位依据胸12椎体浮肋、右肾下极、腰大肌起点、腰3横突等来确定腰椎的个数。上述观察指标对腰椎定位具有特殊的意义[4]:腰椎正位像上髂嵴连线对应L4~5椎间隙占60%,大多数髂血管分叉大多在L4中份至L5上份高度,大约占78.3%。L5~S1处硬膜囊较细而周围脂肪较宽,硬膜囊逐渐变细后终止于S2~3椎体水平。腰椎椎管形状L3以下呈三角形,而L5多呈三叶形。L3椎的横突最长亦可在正位定位像中清晰显示。右肾下极因比左肾位置低且易于观察,清晰可见在L3椎体下缘。T12椎有浮肋标记,可清晰确定。
在CT横断位图像上,可以从椎体和椎间盘形态特点,如移行椎一侧或两侧横突异常肥大,与骶骨发生融合、形成假关节;骶1椎一侧或两侧横突与其母体分离判断出移行椎。其定位可以依靠髂腰韧带,髂腰韧带均起自L5横突,解剖定位恒定,因此,工作中可将髂腰韧带作为腰骶部移行椎节段定位的可靠手段[5]。在进行腰骶部CT检查时,均可根据髂腰韧带准确定位L5椎体。若在移行椎体水平观察到髂腰韧带,则判定该椎体为L5椎体;若在该移行椎体上位椎体水平观察到髂腰韧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