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2期
编号:12626517
王守儒教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经验及相关现代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2期
     病案举例

    病案一 崔某,男,68岁,干部。2010年11月15日就诊主诉:口内两颊溃烂1年余。现病史: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口内两颊出现不适,近期溃烂疼痛,曾在某省级医院病理切片诊断为口腔扁平苔癣,行局部切除术,术后症状非但不轻,反而糜烂加重,遂来就诊。患者平素纳呆,神疲乏力,口出热气,口内黏腻,口臭,头昏沉,大便干,两日一行,查见:两颊黏膜色红,有白色网纹,糜烂面较大,疼痛明显,舌苔厚腻污黄,脉沉数有力。辨证为:脾虚湿热,热重于湿。治法:健脾祛湿,清热解毒兼以活血。处方:太子参30 g、白术10 g、茯苓30 g、佩兰10 g、当归15 g、赤芍10 g、牡丹皮10 g、制乳香10 g、制没药10 g、白藓皮10 g、苦参12 g、蛇床子10 g、茵陈6 g、金银花30 g、公英20 g、黄芩10 g、鸡内金10 g、神曲10 g、麦芽10 g、山楂10 g、甘草6 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同服西药红霉素、奥硝唑、维生素AD胶丸、维生素E、西帕依固龈液及自制含漱散交替含漱。2010年11月22日复诊。服上方后疼痛明显减轻,黏膜色基本正常,糜烂面显著缩小,饮食量较以前增加。效不更方,10剂继服。红霉素、奥硝唑停服,其余西药继服。2011年12月2日复诊。服上方后糜烂已愈,疼痛消失,黏膜色正常,网纹仍明显,大便稍稀,一日两次,本次去二花、公英、黄芩、蛇床子加炒山药20 g、炒薏米20 g、桃仁10 g。10剂继服。并加服血塞通软胶囊以巩固疗效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