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7期
编号:12615724
寰枢椎不稳的前后路内固定技术的治疗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7期
     1 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

    1.1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ATS)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ATS)于1971年由Barbour首先报道,20世纪末,该技术被人们重新认识和评价。该术的螺钉进针点和进针角度是手术关键,前路减压、重建可一次完成,减少手术次数和去除术中翻身造成的脊髓损伤可能;可以直接观察寰枢椎的旋转与移位,螺钉由内向外走行,既可避免向内穿入椎管损伤脊髓,又与椎动脉毗邻较不密切,损伤脊髓或椎动脉的风险较小。但该术式要求置钉前复位良好,如复位不佳则置钉困难。

    1.2 前路钢板内固定术 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目前主要有经口咽寰枢椎钢板(Harms钢板)、前路寰枢关节锁定钢板(SAALP)、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TARP)、经口咽前路重建钢板(TORP)[4]。

    德国的Harms和Schmelzel在1987年的第十七届SICOT大会首次报道Harms钢板[5],此内固定系统无锁定功能,置入后因应力作用易发生螺钉松动、退出等现象;另外,该内固定仅有固定作用,无复位功能。

    德国的Kandziora等[6]于2002年首次提出了SAALP,该钢板是其在2001年提出的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带锁钢板(AALP)的改进型。与Harms钢板相比,SAALP内固定增加了锁定机制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