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13期
编号:12605993
内镜下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13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0例疑似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部不适、间断或经常性腹泻、大便颜色改变、便血,部分患者伴有疲惫、乏力、气短等症状。排除精神障碍、沟通障碍患者。其中男59例,女51例;年龄分布为22~76岁,平均(43.9±1.6)岁。对患者先后行内镜检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最后行病理检查确诊。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为批准,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患者于同1天行内镜检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采用消化道内镜对患者黏膜层、黏膜下层、黏膜肌层、浆膜层及固有肌层等进行扫描,发现可以病变处,在扫描过程中需保证筛查无盲点、检查视野清晰可辨等。发现可疑病变后利用色素内镜对肿瘤大小、形状及范围进行定量检查,同时对检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确认。利用放大内镜将消化道黏膜放大,对表面微小及浅表处的早期肿瘤进行观察,主要观察小凹排列是否整齐、黏膜表面结构是否规整及血管网的形态特增等,以区别良性及恶性肿瘤,利用超声内镜对肿瘤恶性程度进行预测及分期。

    采用五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进行诊断,甲胎蛋白的测定采用ELISA定量法,AFP参考标准液为1、5、50、100 μg/L,试剂盒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三叶科技公司提供,运用酶标仪进行比色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