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导管灌注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诊疗及治疗价值(2)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诊断的金指标是进行腮腺造影,其能有效地显示腮腺的主导管、叶间以及小叶间的导管分布情况,对于腮腺导管的狭窄以及异常扩张,其检出率超过95%,一般腮腺导管的狭窄特征的改变为腊肠样变化,同时合并有腺体区域内造影剂的分布不均以及各导管分布区内存在有大小不等的造影剂团块,严重者造影剂仅能通过腮腺主导管,故仅在主导管及较大分支导管内有显影,而细小腮腺导管分布区无或仅有少量造影剂显现。如果合并有腮腺导管内结石,则可见结石所分布导管前部存在造影显像,结石以后出现造影减少而且在结石部位存在明显的充盈损缺。腮腺造影,尤其是使用40%的碘化油造影,已经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以往研究提示,通过40%的碘化油进行腮腺导管灌注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9]。其所使用的碘化油为一种人体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临床上大多用作造影剂进行[10]。临床使用后不仅能扩张腮腺导管、抑制导管内细菌生成与繁殖,而且通过碘化油的油剂特性,缓慢滞留于腮腺导管内,显著延长了碘化油作用时间,从而提高临床效果[11]。在使用40%碘化油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碘化油较为黏稠,其进行注射给药时需选用相对粗大针头,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塑料注射器。而且40%碘化油临床使用需要避光处理,其长期暴露于光线和空气中,容易析出游离碘,而出现色泽的变化影响临床造影效果,另外对于合并有活动性的肺结核患者、对碘制剂过敏者需要在严格把握适应证情况下使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