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18期
编号:12556596
PCS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创伤相关疾病的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18期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全麻,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从后正中入路行切口,将相邻上下椎板、关节突暴露,X线C型臂机下透视定位,了解病灶部位、面积及与周围其他组织的关系等情况;通过Weinstein定位法置入椎弓根螺钉,对照组患者置入普通椎弓根螺钉,观察组患者则置入PCS椎弓根螺钉,椎弓根螺钉材料均由山东威高骨科材料有限公司提供。将进钉点处骨皮质去除,使椎弓根慢慢深入机体椎弓根及椎体内。影像学透视定位确定螺钉位置、长度适宜后顺着钉道将不同螺钉拧入,安装固定棒(预弯)且拧紧螺帽。安装结束后减压并行双侧横突间植骨,氯化钠溶液(0.9%)冲洗创口,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抗生素、脱水、营养神经类药物等对症治疗,术后卧床休息2~4周,随后腰围保护下指导患者早期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2)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脊髓神经损伤程度,有六个等级(无、A、B、C、D、E);(3)术后随访半年,记录术前及术后半年两组患者Cobb’s角及VAS评分。
, http://www.100md.com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脊髓神经损伤比较 观察组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16例(45.7%),脊髓神经损伤19例(54.3%);对照组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15例(42.9%),脊髓神经损伤20例(5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术后脊髓神经损伤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03,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s角及VAS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半年Cobb’s角及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Cobb’s角及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 http://www.100md.com
    表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半年Cobb’s角及VAS评分比较(x±s)

    组别 Cobb’s角 °

    VAS评分 分

    术前术后半年术前术后半年

    观察组(n=35)23.8±3.45.5±2.07.8±0.32.3±0.3

    对照组(n=35)23.9±3.17.8±2.17.7±0.43.3±0.3

    t值0.134.691.1813.94

    P值>0.05<0.05>0.05<0.05

    3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脊柱创伤相关疾病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病症,主要与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有关,且不同突出方向脊髓损伤不同(神经根症状、四肢瘫痪)。受脊柱特殊解剖结构影响,脊柱创伤相关疾病以垂直、压缩暴力致伤为主,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传统手术治疗需较多的将椎旁肌剥离,易造成腰椎动力肌受损范围扩大,引发脊髓神经损伤[3-4]。随着医疗技术和先进设备的进步,脊柱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5]。

    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设备器械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别是椎弓根螺钉技术,内固定治疗逐渐成为外科手术常见手段[6]。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作为外科手术常见手段,具有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少、组织损伤小等优点,除了用于短节段椎体固定外,还在长节段椎体骨折、侧弯、腰椎滑脱及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症中有所应用[7-8]。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椎体滑脱于20世纪80年代(Magerl)首次提出,随着椎弓根螺钉材料的不断研发,不同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效果不一。目前临床常见内固定系统包括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PCS椎弓根螺钉系统等,根据不同疾病类型选择不同的内固定系统,如骨质疏松退变性腰椎疾病选择PMMA增强多空中空椎弓根螺钉系统,胸腰段脊柱骨折选择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等[9]。武文亮[10]通过实体生物力学实验对CCD螺钉与新型PCS螺钉骨质锚定牢固程度进行比较,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法测量PCS螺钉致密螺纹部分在螺钉锚定能力中的作用,表明相比普通CCD螺钉,新型PCS椎弓根螺钉生物力学锚定强度更高,且螺钉拔除力增强与椎弓根部分的致密螺纹程度密切相关(正相关性)。同时相关文献及临床实践表明普通椎弓根螺钉治疗虽然能有效恢复Cobb’s角,但易出现内固定失败现象。Domonech等[11]认为,PC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作为一种新型椎弓根螺钉技术,不仅可以在影像学透视下正确定位,不影响脊柱正常结构,而且椎弓根螺钉把持力、硬度分别为金属钩的1.7、1.24倍,同时螺钉把持力与直径呈正相关性。另外PC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相比普通椎弓根螺钉生物力学强度更高,部分集中螺钉能加强螺钉拔除力,对椎弓根有塑形性,逐渐成为重度脊柱侧凸矫治的理想固定物[12]。
, http://www.100md.com
    本研究以普通椎弓根螺钉为对照组,以PC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为观察组,表1中可知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相比普通椎弓根螺钉,PCS椎弓螺钉治疗脊柱创伤相关性疾病具有术中出血量少等特点,这与PCS椎弓根螺钉塑形(与脊柱病灶直接吻合)、不影响脊柱正常结构、影像学定位等有关。Cobb’s角作为评估脊柱侧弯严重程度的指标,指的是上下弯曲最顶端两个椎体下缘形成的角度,为此Cobb’s角被当作脊柱创伤相关性疾病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13-14]。本研究表3中观察组术后半年Cobb’s角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半年的情况(P<0.05),提示PCS椎弓根螺钉相比普通椎弓根螺钉在改善脊柱侧弯症状中效果更好。同时观察组术后半年V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CS椎弓根螺钉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另外,PCS椎弓根螺钉应用中存在固定失败的可能性,损伤脊髓,为此需进一步改进螺钉结构及钉道周壁骨质强度,且尽可能的加大椎体内螺钉直径(不增加椎弓根处螺钉直径基础上),增强螺钉的剪切应力及抗拔出能力[15-16]。本研究表2中可知观察组脊髓神经损伤发生率及其损伤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韩鹏勃等[1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百拇医药(李智 颜志坚)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