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20期
编号:12594305
(1—3)β—D—葡聚糖水平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效能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20期
     2.1 三组BALF和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比较 真

    菌感染组BALF和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均明显高于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BALF和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BALF和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对IPFI的诊断效能 真菌培养阳性99例,真菌培养阴性20例,其中真菌培养阳性者BALF和和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分别为(18.45±5.01)ng/L、(90.26±6.25)ng/L;明显高于真菌培养阴性者的(2.03±0.02)ng/L、(77.94±5.01)ng/L,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61、8.28,P<0.001)。BALF+血浆G试验对IPFI的诊断阳性率、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独BALF G试验和血浆G试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3 讨论

    广谱抗生素滥用、侵入性导管操作、大剂量应用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广泛开展器官移植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因素共同导致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临床发生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7]。由于IPFI疾病早期诊断困难,导致患者预后欠佳,治疗费用明显增加,增加了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IPFI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规胸部X线检测、血生化检查难以早期诊断肺部真菌感染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