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24期
编号:12555726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关系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24期
     2 MMPs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

    2.1 心室重塑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左心室重塑是由神经激素、机械因素及基因等多因素调控的,心室大小、形态及功能不断发生改变的过程。它可以是正常生长过程中生理性和适应性的改变,也可以是由心肌梗死、心肌病、瓣膜病等引起的病理过程[7]。心室重塑也受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负荷的改变、分子变化以及细胞外反应(纤维化和胞外蛋白酶的增加的影响[8]。

    2.2 ECM、MMPs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相关性 ECM是一个高度有序的胶原支架网状结构,主要包括纤维胶原、蛋白聚糖、糖胺多糖、糖蛋白及弹力纤维等物质,在维持心室的形态结构、功能完整性以及协调协调心肌收缩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ECM成分的合成或代谢失衡被认为是引起心室重塑的因素之一。MMPs是一组重要的蛋白水解酶,心肌中MMPs的能特异性地降解ECM,是降解ECM的推动力量,在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中起着重要作用。现代多数研究显示,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与特定的MMPs增加和TIMPs的相对减少相关,具体与MMP-2、MMP-8、MMP-9、TIMP-1、TIMP-3及MMPs/TIMP的比例失衡密切相关[8-9]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