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26期
编号:12555348
干预性急性心肌梗死158例血浆B型钠尿肽急诊PCI术后的表达变化与临床意义(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26期
     对于AMI的预防,以往主要是通过检测心肌酶谱的方法实现的,但这种方法特异性低、敏感性差,不能准确判断AMI患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情况[8]。B型钠尿肽(BNP)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神经肽类激素之一,是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目前,BNP因具有利尿、利钠、抗醛固酮、扩张血管、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交感活性等功能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AMI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评估分析中[9]。有研究指出,B型钠尿肽(BNP)的表达变化与AMI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它的表达及合成分泌过程受心室壁张力影响,随心室体积和压力的增高而升高,且其浓度与左心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机体代偿和保护机制[10-11]。因此,可以通过血浆BNP表达变化鉴别诊断患者心功能损伤程度以及是否出现左心室重构等现象。

    本研究通过测定血浆BNP浓度变化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和左室射血分数来分析AMI患者行急诊PCI后的心功能情况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