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5年第26期
编号:12555347
血清S—100β蛋白结合头颅核磁对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意义(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第26期
     2.3 患儿的头颅核磁共振检查与S-100β蛋白及发生后遗症的分析 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异常患儿的急性期及恢复期S-100β蛋白明显高于头颅核磁共振无异常的患儿,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异常患儿发生后遗症为27.3%,头颅核磁共振无异常的患儿无后遗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手足口病在我国及亚太地区有流行趋势,手足口病可引起的急性脑膜脑炎、脑干脑炎、脑脊髓炎等,致残及病死率较高[6]。相关研究表明危重症病例绝大部分为肠道病毒导致脑干脑炎所致,但手足口病导致脑炎有其特殊性,与其他脑炎不同,早期诊断及脑损伤程度判定客观指标缺乏,常使诊治缺乏客观依据[7]。目前相关研究一般依据临床表现、普通生化指标、脑电图、头颅CT来评估重症手足口病脑损伤程度,但上述几项都不能早期客观判断是否有大脑损[8-9]。S-100β蛋白是一种酸性钙结合蛋白,主要存在于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及施万细胞中,被认为是特异性神经胶质标记蛋白。S-100β蛋白变化可反映脑胶质细胞损伤及严重程度,颅脑损伤后常伴有脑细胞破坏和血脑屏障损害,从而使S-100β蛋白进入血液循环。因此,通过检测外周血中S-100β蛋白的浓度可反映脑损害严重程度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53 字符